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zgmt.com.cn/(202507期)
3、刊内电话:010-84657900;84657853
4、刊内邮箱:mt@zgmt.com.cn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中国煤炭杂志(CHINACOAL_zgmt)
7、刊内QQ交流群:242184546
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2025年度《中国煤炭》杂志重点选题方向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煤炭杂志2025年02月26日
《中国煤炭》杂志创刊于1963年,1995年刊名由《世界煤炭技术》变更为《中国煤炭》,距今已走过30年的不凡历程。30年来,在领导、专家、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荣获中国百强报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期刊等奖项,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煤炭领域/地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级,并被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5年,《中国煤炭》杂志将继续围绕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重点领域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大力宣传煤炭声音、着力搭建交流平台、深入展现创新实践,为能源及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现将杂志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公布如下,欢迎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继续与《中国煤炭》杂志相伴同行。
一、“生产开发”栏目
1.煤炭资源综合勘查、煤炭产能开发和储备布局、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矿区总体规划管理
2.煤炭绿色协同开发体系构建,包括煤炭绿色集约高效开发、煤与共伴生资源协同开发、煤基能源绿色开发和低碳改造等
二、“经济管理”栏目
1.煤炭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路径
2.“双碳”目标下煤炭产业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包括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CCUS技术、碳排放核算及控制等
3.能源及煤炭产业政策、能源安全保供、煤炭战略规划
4.传统能源产业、煤炭资源型地区、老矿区转型发展路径
5.煤炭产业经济运行及供需市场分析,煤炭运销能力布局及网络优化,煤炭储运绿色升级、煤炭市场体系建设等
6.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管理模式创新、科技人才培养
7.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策略、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8.煤炭行业及企业“十四五”成果总结及“十五五”总体规划
三、“煤矿安全”栏目
1.煤矿灾害精准监测和高效防控理论与技术
2.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3.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机制和方式创新
4.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管理及矿区安全文化建设
四、“科技引领”栏目
1.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果,包括煤矿智能化改造、采掘系统和装备智能化、智能绿色开采技术等
2.煤矿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先进煤机装备制造及其技术创新
3.矿井透明地质、精准勘探技术创新
五、“清洁利用”栏目
1.选煤技术和装备创新、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技术
2.现代煤化工及其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技术
3.瓦斯、矿井水、煤基固废、矿井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
4.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等清洁发电技术和降碳技术
5.煤基先进材料及高端产品研发
六、“生态矿山”栏目
1.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模式、成果及实践
2.西部地区和黄河流域能源资源绿色开发
3.煤矿节能减排降碳技术及体系建设
4.矿区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重建、地上地下空间利用
七、“世界煤炭”栏目
1.国外煤炭供需形势
2.国外煤炭及相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经验
3.国外煤矿安全管理、环保政策等经验启示
4.矿山安全及其先进采矿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投稿系统:www.zgmt.com.cn
联系电话:(010)84657900;84657853
《中国煤炭》杂志简介
【官网信息】
《中国煤炭》杂志创刊于1963年 , 1995年刊名由《世界煤炭技术》变更为《中国煤炭》 , 距今己走过30年的不凡历程。 30年来 , 在领导 、 专家 、 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 , 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荣获中国百强报刊 、 第二届国家 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全国优秀期刊等奖项 , 现为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 煤炭领域/地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级 , 并被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 、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 ,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投稿要求
1、稿件质量要求
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逻辑性关系明确,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致、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2、稿件结构要求
中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包括二级单位,邮政编码和所在省、市)、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文献标识码、英文标题、作者汉语拼音、工作单位英译名(包括邮政编码和所在城市汉语拼音)、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详细单位、详细地址、电话、电子邮箱)。
3、稿件的录用、退改与退稿
审稿周期为40个工作日,自发稿之日起40个工作日没有收到录稿通知即为自动退稿,作者可另投他刊。
终审通过的论文,请您不要再把论文投到其他期刊,以免造成一稿多投。 稿件发表后,寄送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