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一个课时,超了怎么办?
2023/3/10 17:38:49 阅读:133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章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作者阿章老师哈
我分享的备课资料里有我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是分为课时的。一课时,二课时,每个都清晰明了。可是,真的能做到课时数教学完毕吗?
答案是:no,no,no!
为啥不行?
教学设计是理想状态,课堂生成千变万化。
虽然我们总是说备课的时候要备学生,备学情,但是课堂生成还是难以预测(可能我经验不足吧)。
比如,我在教学《景阳冈》三处“闪”时,我的预设是学生再不济能想到两个,那么我再引导一个,闪的理解就更丰富了。但是,学生只结合了武松的敏捷来谈感受。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感受。我是这样做的:再读相关语句,找到关键词“闪到老虎的背后”,问:武松这一闪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闪到背后的原因,从而明白武松的闪是有目的的;接着,继续追问,闪一下也就罢了,为什么闪三次呢,武松武艺高强,直接进攻不行吗?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原本,我是打算让学生分享答案,现在是我引导着进行分享了。这里就存在我在设计教学环节上的失误。想当然。
比如,学生的分享积极,停不下来。我也不忍心打断。这时候,下课铃悄然而至。这是我的失误,但是我愿意维护学生们的这份热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分享机会。
那么,真实课堂没有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我们该怎么办?
这非常考验老师的临场发挥能力了。通常我没预设的情况,我先让学生再读句子,这时候我可以让自己理一下思路 :为什么不行?我该怎么办?然后改好提问,带领学生深入探究。
不纠结课堂的完整性。家常课的不完美就是为下次的完美做准备的。只有不断遇到不完美的课堂,点滴中培养了能力。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前几年我一定要上完这个课时的内容,绝不放弃。现在,因真实课堂而改变课时安排,便成了我的常态。为该反复咀嚼的环节按下暂停键。
课后重新设计下一个课时。下个课时太长,删掉部分教学环节;增加课时,为这一课时补充教学内容,也可进行拓展。
所以,《景阳冈》上了三个课时,《红楼春趣》上了一个半课时,我遗憾吗?当然有。但我不后悔。下次,我的设计就可以更精美一点,我的课堂把控能力又可以精准一点。
对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造成时间不够的,碎碎念太多。
转自:“丁丁de笔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