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大单元学习任务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2023/2/9 9:48:26  阅读:182 发布者:

本文作者:冯慧敏  李竹平  杨瑞霞

01

文本教学解读

本文写了“万园之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侵略毁灭的过程,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所有中国人心头难以磨灭的伤痛。学习本文,要结合圆明园的资料,感受这一艺术瑰宝化为灰烬的痛心,知耻而后勇,以史实唤起内心的爱国情怀,继而立志做奋发图强的中国好少年。

本文结构明晰,语言精准。开篇点题,“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损失范围依次递进,最后的感叹号更是加重了痛惜的语气,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二至四段,作者用大篇幅重塑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第二段,布局精巧:结合圆明园的地图,直观地了解圆明园的大小,感受林林总总的小园是如何呈现“众星捧月”的布局。第三段,建筑宏伟:根据本段的顿号、分号和句号,能划分出圆明园中的建筑类型,“有......也有......还有”多次排比罗列,让人体会到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多样,鬼斧神工,简直是人类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等学生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资料,用

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震撼。第四段,收藏丰富:圆明园不仅在空间上收藏了世间美景,在时间上还能纵览人类文明。本段用一个过渡句引出圆明园作为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地位——“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上自”“下至”两个字眼,说明收藏的历史跨度之大,文化意义之重。第五段,正在我们陶醉于圆明园的恢宏和赞叹之中时,情绪陡转之下,“186010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一精确的时间点,把这个刻骨铭心的记忆打开,描述了英法联军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侵入、闯进、凡是、统统、掠走”一系列动词,准确地写出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1018日和19日,还放了一把火,其残暴程度超出想象,“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结尾和开篇呼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愤怒和痛心!

本文构思精巧,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文章侧重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读者看到了从繁盛到灰飞烟灭的过程,由盛转衰,更加悲凉。正如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学生可以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英法联军为何会如此肆意妄为呢?学生可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燃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课后“阅读链接”可以作为作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相似之处。

在大单元学习任务下,选择从属于“现代爱国志士的心声”分享主题讲好爱国故事,就要结合“一处遗迹的无声控诉”这一定位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借助“众星拱月”、“建筑宏伟”、“历史珍宝”等关键词,提供圆明园平面图、全景模拟图等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朗读描写“英法联军侵略”的文字,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蛮与残暴,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阅读链接”可以作为活动主题“闻一多的爱国故事”的教学资料,此外,在学生自主阅读《七子之歌》(节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查阅资料,收集并整理完整版的《七子之歌》,结合完整版的《七子之歌》,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感。

02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借助资料,整体感知,引导质疑

1.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多媒体依次出示两段文字并指名读: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雨果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雨果

教师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2)指导“毁”字的书写。

点拨:上面是一个臼齿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分享“导学单” 中的课文内容结构图。

2)结合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梳理疑问:

1)学生交流预习中的疑问。

教学预设:

①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当时的政府为什么不制止英法联军的入侵?

②圆明园中现在还有哪些景点和历史文物?

③圆明园中当年的美景是怎样建造出来的?

……

2)梳理归纳,师生共同确定研学目标

一起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毁灭”(在题目“毁灭”一词下加上重点号),以及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板书:不可估量)

板块二:运用资料,自主探究,“再现”辉煌

1.初步感受“不可估量”的意思

1) 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 教师引导:

①“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字面意思即可)

②从中国“中国文化史”到“世界文化史”你有什么思考?

③文中的“叹号”可不可以换成“句号”?(延时评价:答案在第三板块揭晓)

2.了解“不可估量”的内在涵义

1)初识圆明园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圈点勾画出圆明园给你的印象。

交流重点:

①理解词语:众星拱月,整体感受园内美景。

学法预设:课件演示法(星空与园内景致对比图)

②语言范式:对比描写

学法预设:运用课前搜集的

等资料,将课文描写与

对比,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

2)走进圆明园

①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学习时空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景点

和书中没有提及的景点。

②运用“对比描写”的语言范式

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仿照例句,尝试用“有……也有……”“ ……或者……”“……还有……”等关联词语,说一说圆明园其它景点,体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朗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小小朗读者”舞台,请学生展示

点拨要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将一段文字读成一幅流动的画。

板块三 结合资料,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1.深入体会“不可估量”的情感

1)默读第5自然段,圈点勾画,促动你情感的词或者句子。

2)随文指导书写汉字“侵”。

3)重点交流:

结合表示时间的词,谈感受

结合动词“掠”“破坏”“毁掉”“放火”谈感受。

2.观看音频资料《火烧圆明园》片段。

3.朗读表达内心情感。

4.面对熊熊大火中的圆明园,你想说什么?将情感凝聚在笔端,写出来。

5.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指导阅读“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全文,感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之责任。

(解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板块四  拓展阅读,联系任务,练讲故事

1.拓展阅读“阅读链接”内容。

1)根据疑问,查阅或结合提供的资料,读懂诗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联系《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交流阅读感受。

2.课下做好准备:搜集并选择与圆明园有关的故事,思考如何在故事中用上课文内容,并练习讲述与遗迹有关的沉痛故事。

3.同学间利用课下时间交流分享,提建议,进行修改,做好充分准备。

转自:“小学语文名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