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建东:基于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单元整体教学

2023/2/2 10:24:09  阅读:151 发布者:

个人简介

李建东,任职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江苏教育》20224月小学教学版封底人物。先后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出版教学专著《小学英语微课——翻转课堂》,发表论文60多篇。曾获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首次提出“生动英语”的教学主张:以生为本,聚焦多彩生活;立足活动,追求动态发展。让英语学习“动”起来。

本文刊载于《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2年第12

一、引言

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它指出教师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教育部,202248)。单元整体教学是强化素养立意,凸显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目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目标设计不精准,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之间缺乏递进、关联,无法组织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活动零碎,缺乏层次性与整合性,学生学习表层化,无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主体不明确,教师操盘课堂,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无法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所在区域一年级起始开设英语课程,而在升入三年级时,与省内其他地区学生使用相同的省编零起点英语教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情及实际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序列化深度构建是应然选择。

二、小学英语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内涵与作用

目标是激励或导向人们朝目的地努力的外部刺激条件,是一种驱动力。学习目标既导向学生的学习,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小学英语序列化学习目标体系由以下学习目标构成(见图1)。

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包含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及语言活动指向的学习目标。教师从课标、教材、学情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基于单元整体,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设计单元学习目标;统筹安排各课时学习内容,确立相应的课时学习目标(包含隐性分层的目标+),并细化课时内语言活动指向的学习目标,构成一个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系统完整的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体系。

在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可以清晰规划单元教学的每一个流程,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学习过程的建构与反思,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融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后续的初高中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导向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转引自梁亚平,2021)。为了提高单元整体教学实效,笔者与所在区域骨干教师深入研究,明确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见图2)。

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以“主题”为纲领,遵循“目标——评价——活动”原则,规划学生“理解——发展——实践”的路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首先,教师整体解读单元内多模态语篇,明确单元主题内容,分析各语篇之间的内在关联,统筹整合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全面分析学生学情,明确学生未来发展,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制定富有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的单元学习目标及课时学习目标。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每个活动指向细化的语言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主题意义,借助多元化诊断与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为例,分析、阐释如何基于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一)教材与学情:制订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的起点

 1.研读教材

教师整体分析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这一单元语篇,提炼单元主题“周末活动”,并从类型、内容、表达视角、语言特点等方面仔细分析本单元的多模态语篇,更好地规划单元内各课时的教学内容。(见图3)。

以本单元核心板块Story time为例,教师从What(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写作意图和价值取向)、How(语篇结构和写作特点)三个维度细化解读语篇文本,使之成为教师制订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的逻辑起点与基础(见图4)。

  2.分析学情

精准分析学情能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学情分析既是学习目标设定的基础,又是梳理学生已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制订前的学情分析,能帮助教师关联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求,优化并整合课时内容和课时数量,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的全面、辩证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过去”(已有的知识储备)、“现在”(当前的认知和经验特点)、“未来”(学生课后的语用能力)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见图5)。

3.制订目标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教师从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制订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发展与提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制订如下(见图6)。

课时学习目标主要从语言能力的角度进行描述,其余核心素养的维度目标,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兼顾。由于篇幅有限,以下呈现本单元课时学习目标中隐性分层的目标+的内容(见图7)。

 (二)话题与活动:指向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的载体

1.话题语境指向课时学习目标

话题是主题在语境中的具体语言表达的情境,关注话题与主题的一致性,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姚韵斐、杨柳、刘佳容,2019)。指向课时学习目标的话题语境能帮助学生螺旋式上升地积累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本单元,教师在研透单元整体教材的基础上,以语篇主题为导向,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需要,整合课时内容,指向课时学习目标,提炼围绕主题、具有渐进性的课时话题,建构包含语言、情境、时空等多维度的立体语境,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真实地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提高学习成效(见图8)。

以第三课时为例,主要学习内容为Sound timeCartoon time两个板块。本课时话题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周末”,教学主线是谈论自己的周末活动——了解同伴和老师的周末活动——学习语音板块中Mr Rose的周末活动——了解卡通板块中Billy的四季周末活动——帮助Billy规划合理的四季周末生活——描述自己或他人最喜欢的某个季节的周末生活。教师利用文本的语言语境,引导学生发现Billy的不合理的四季周末活动,组织学生在阅读、表演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师创设“帮助Billy规划合理的四季周末生活”这一真实、合理的情境语境,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头脑风暴四季天气的变化、适合某个季节的周末活动、开展这类活动的益处,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语言、思维方面的发展,并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康周末生活的重要性。教师创设时空语境,布置学生描述自己或他人最喜欢的某个季节的周末生活,促使学生跳出现有时空,发挥想象,融会贯通介绍周末活动的结构化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活动任务指向语言学习目标

指向语言学习目标的活动任务能够聚焦语言使用,帮助学生在理解、质疑、批判、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及正确的价值观。本单元,教师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活动链,组织学生从汇报、交流周末活动到讨论、介绍周末生活,引导学生将介绍周末活动的结构化知识融入语境、语篇、主题和语用当中,促进学生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提升语言及思维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让活动任务成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有效载体(见图9)。

以第二课时为例,评比“周末之星”系列活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体现一致性,符合课程视角,促进学生发展。课前,学生通过画周末活动的思维导图、录制介绍视频,进一步内化、巩固介绍周末活动的结构化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上,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描述与分析、批判与评价他人的周末活动,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周末活动的合理安排,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转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诊断与评价:落实单元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关键

1.诊断学习过程

《新课标》(教育部,202252)指出教师要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需要提供必要支架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本单元第二课时中的一个Ask and answer活动环节为例,教师PPT呈现NancyLiu Tao的各两个周末活动的

,用星星表示活动开展的频率,组织学生同桌问答What does he/she do at weekends? He/she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随机观察学生表现,从多个维度诊断并记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真正落实学习目标(见图10)。

2.倡导主体评价

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设计评价标准,开展自我评价,能助推学生主动反思,促进学生自我监督,总结经验并调整学习行为。如本单元第四课时,为达成“能结合家庭情况介绍全家周末生活”这一目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提炼写作评价标准Writing checklist(见图11)。

学生在提炼过程中,关注了写作内容,无形中降低了写作难度,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在作文写作中,学生能借助标准提高自己的写作要求,有效运用写作策略,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融合发展,达成学习目标。

四、结论

基于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撬起学生高效学习英语的一个“支点”。它能提升教师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能力,统筹并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各课时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结合话题语境整体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规划学生的学习路径,并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持续的、多元的评价,确保目标落实;能促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探究单元主题意义,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批判,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序列化学习目标的单元整体教学应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一种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梁亚平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年第6期:33-37

3.姚韵斐、杨柳、刘佳容, “小学低年段英语课堂语境设计思考与实践”,《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第7/8期:43-46

4.李宝荣、国红延,“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Conservation为例”,《英语学习》,2022年第5期:5257

5.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 译林出版社,2012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构建小学英语学习目标序列化体系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C-c/2018/02/7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转自:“小学教学设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