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促进音乐学习理解的小微单元教学——实验、崇实、华亭、金汇、南中、齐贤、奉二、头桥、邬桥音乐联动组线上教研活动

2022/4/12 15:15:18  阅读:880 发布者:chichi77

323日下午,实验、崇实、华亭、金汇、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齐贤、奉二、头桥、邬桥跨校音乐联动教研组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中学音乐教研员马蓓蓓老师和联动组成员全程参与。

网络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奉城第二中学罗秀梅老师主持,研讨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六年级下第五课《聂耳冼星海在上海》这一课的小微单元设计。每一位老师都认真进行了准备,活动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呈现了自己对于这一课单元线索的梳理。

 01

何田田老师

崇实中学何田田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这一课理解,她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崇实中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器乐演奏的需求,她将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和《码头工人歌》作为第一课时,初步了解音乐家聂耳。将第二课时安排为演唱《雪花飞》,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聂耳和掌握演唱技巧。第三课时为欣赏《下山虎》、《保卫黄河》和口风琴演奏《游击军》,从中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的魅力和掌握口风琴吹奏技巧。通过三课时的学习,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升华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情感。崇实中学何星松老师认为,这一课应该在基于历史背景下分析作品。

 02

洪玉晶老师

实验中学洪玉晶老师认为:本单元核心概念“音乐与其外部联结”,由此她整理为三条理解线索(共计3课时):第一,赏析《码头工人歌》、《铁蹄下的歌女》;第二,赏析《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第三,赏析《金蛇狂舞》、《下山虎》。通过对上述作品重构的微单元,了解聂耳、冼星海的生平以及他们的音乐历史背景,并理解他们在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初步达到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03

管齐乐老师

实验中学管齐乐老师分析到,本单元的教材核心内容是聂耳与冼星海两位人民音乐家在上世纪3.40年代在上海的重要创作经历和作品。她从作曲家及他们的创作类型以及历史背景出发,把本单元的课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苦难中的人民”选取的内容为聂耳的歌曲《码头工人歌》《卖报歌》《雪花飞》。第二课时是“人民的觉醒与斗争”,选取的内容为冼星海的《救国军歌》与《黄河大合唱》。第三课时主要介绍的是两位音乐家的管弦乐作品《金蛇狂舞》和《中国狂想曲》。

 04

刘冬老师

华亭学校刘冬老师很详细的对单元中的每一个作品进行了梳理,提炼出每个作品的特征,提炼出单元线索一是为人民呐喊的音乐作品,如《码头工人歌》,《雪花飞》二是人民的抗争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

 05

黄小华老师

华亭学校黄小华老师认为,本课的内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着非常大的时代差异,应该让同学们对比现在的上海和以前的上海的差异,从而从时代背景下去了解音乐家所处的时代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音乐,然后再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特征。

 06

潘桂芳老师

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潘桂芳老师认为:本课应该以德育为主线,分别以歌曲、舞蹈、乐曲为单节课时。在整个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独唱、合唱、舞蹈、乐曲感悟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与觉醒的意识,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07

米军鹏老师

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米军鹏老师认为,单元设计的构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构架,从内容上来说,两位音乐家作品的角度是不同的,聂耳主要是为底层人民呐喊,而冼星海作品主要是反映人民的反抗和斗争。另外学生的完成度,学习评价都要能够从单元整体设计中考虑。

 08

章洁老师

金汇学校章洁老师认为:两位人民音乐家,在特殊的年代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很适合对学生融入德育教育。

 09

何星松老师

崇实中学何星松老师认为,这一课应该在基于历史背景下分析作品。

 10

蒋立闯老师

头桥中学蒋立闯老师梳理了其中一条线索:以情感为主线,以聂耳爱国爱民的情怀为主线。以第一课时为例:带领同学们从熟悉的《卖报歌》开始、引出作者,介绍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介绍,提出问题:聂耳为什么称之为是人民音乐家?从这个问题展开,第二个作品《码头工人歌》,分析歌曲的情绪、特殊节奏型、模唱、还可以加入表演环节,第三个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可以采用器乐演奏、朗诵、讨论、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从人民开始的忍辱负重—觉醒—奋起反抗—到革命胜利,情绪递增,结合上课时间,作品可能少了一点,可以加入相关时代的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深知聂耳是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者,是人民音乐家!

 11

蔡梅华老师

齐贤学校蔡梅华老师认为,可以将“歌声”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歌声中倾听劳苦工人、穷苦孩子、旧社会妇女的痛诉和呼声,体会到人民大众的疾苦与反抗意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音乐家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从而了解人民音乐家的创作与民众的歌声在那个年代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

12

王晓红老师

齐贤学校王晓红老师主要以作曲家为线索来安排每课时作品,三课时又分别以欣赏、歌唱、演奏不同课型和形式来多角度诠释和理解作品,层层递进地来升华爱国主义情怀。

 13

王晓梅老师

邬桥学校王晓梅老师也认为本单元的内容,一定要基于历史背景上进行分析,比如聂耳的成长足迹,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音乐家写出了什么样的音乐,再从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去分析作品是要反映什么,人民的呐喊、反抗和斗争。

 14

罗秀梅老师

奉城第二中学罗秀梅老师分析了两位音乐家的音乐作品,认为聂耳的作品主要是为我国受压迫群众的自由、平等进行斗争,是创造一种能"替大众呐喊"的新兴音乐。而冼星海的作品是为“民族解放”而歌唱,追求时代感,体现时代精神。所以可以以“音乐与其外部联结”为核心内容进行单元整体架构。

小结和点评

最后,教研员马蓓蓓老师总结了这次教研活动,对于老师们的参与表示充分肯定,为大家解读了小微单元的整体架构和单元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希望大家能继续团结一致,从促进学生音乐理解出发,设计单元教学,把奉贤区的中学音乐教育做得更好。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