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8 14:13:51 阅读:79 发布者:
研修内容是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关键要素,也是主题式校本研修从问题起点走向解决问题终点的载体和跑道。如何理解研修内容?研修内容是研修所包含的实质性意义。研修内容是从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选择有代表性教育教学理论、经验和案例为载体,统合设计研修课程,支持和促进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一系列教学实践和研修活动。
研修内容主要来自对主题及其核心概念的解构,必须对接研修目标,应包括研修什么、怎么研修和研修结果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的具体内容。研修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校本研修过程的推进、目标的达成、问题的解决、成果的生成和教师的获得,高质量的校本研修需要高质量的研修内容支撑,所以校本研修的内容设计就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高质量的研修内容?高质量的研修内容最少要具备精准对接目标、科学架构课程、适切专题呈现、优化活动落实、逻辑关联一致、丰富资源配置等基本要求。
而在这些基本要求中,精准对接研修目标是首当其冲的关键要求之一。当前,不少学校主题式校本研修内容设计较为随意零散、空洞虚化、毫无逻辑,目的性差,针对性不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修内容不能精准对接研修目标。研修内容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首先应该是对接研修目标,有多少个研修目标至少要设计多少个对应的研修内容模块。而研修目标又是来自于对研修主题解构的问题,所以归根到底研修内容是来自于主题解构的问题,有多少个问题对应最少要设计多少个研修内容。
例如,某学校开展“基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进”的主题式校本研修,在前期问题诊断和需求调研基础上,明确了教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不理解什么是学生数学思维以及为什样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三是怎样才能生成每个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个性化成果?根据诊断的问题和共性的需求,本次主题式校本研修确定了三个研修目标:
一是通过理论学习、问题诊断等方式,教师能够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二是通过观摩研讨、案例研究、研课磨课、同伴互助等方式,教师能够运用创设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策略,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三是通过专家指导、教学反思等途径,教师能够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教学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改进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个性化研修案例或反思论文。
根据研修内容对接研修目标的要求,研修内容就至少要设计三个方面的模块。
▲对接第一个研修目标设计研修内容
根据研修目标一,本模块最少要设计理论学习和问题诊断两个方面研修内容,通过解决第一个问题,达成第一个研修目标。
一是理论学习,可以具体设计教师学习关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集中研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提出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专家讲座《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与路径》等内容。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课堂实践,教师探讨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习借鉴、对比反思,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是问题诊断。可以设计通过问卷、访谈,调研师生在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组织课堂观察量表具体使用方法的研讨和学习。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专家指导,徐进教师对创设情境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梳理汇聚、总结提炼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对接第二个研修目标设计研修内容
根据研修目标二,本模块至少要设计通过课堂实践研讨,探寻解决问题方法并学以致用方面的内容,通过解决第二个问题,达成第二个研修目标。
本模块研修主要内容可以设计为:分若干阶段安排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每次选取两节课,开展“教师备课—组内研课—专家建议—课堂实践—专家点评—教师反思—整理案例”的主题研修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方式实践探索问题解决个性化和共性的方法。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课堂实践,教师探讨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学习借鉴、对比反思,初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对接第三个研修目标设计研修内容
根据研修目标三,本模块最少要设计教师撰写研修案例、反思文论的指导和成果生成等内容,通过解决第三个问题,达成第三个研修目标。
本模块主要研修内容可以设计为:教师凝练以“创设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或策略,撰写研修案例或反思论文,专家针对教师在撰写研修案例或反思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生成研修案例、反思论文等研修成果,并进行成果展示,最终将教师个人解决问题方案凝聚为学校解决问题方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专家指导,教师对创设情境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梳理汇聚、总结提炼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生成研修个性和共性成果,解决教学真实问题,增强教师研修获得感。
总之,主题式校本研修中内容如果不能精准对接研修目标,那么内容就缺少系统性、针对性和逻辑性。这样的研修内容既不能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也不能成为达成研修目标的有效载体,更不能促进校本研修高质量的设计与实施。
转自荷风笙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