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我们的课改实验田”专栏——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制作简易制氧机”有感
2024/1/22 14:14:50 阅读:147 发布者:
2023年已接近尾声,回顾一整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我收获良多。在工作室主持人陈燕主任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一起学习了2022版新课标,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不断研究能使课标真实落地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在项目式学习初见成果后,借着工作室成员涉及各个学科的优势,我们又开始了对跨学科学习的探索。
跨学科学习主题要能解决真实问题
事实上,我所教授的中学化学学科,很适合跨学科学习,甚至可以说,日常的教学中处处充满了跨学科的知识问题。化学和物理并称为“理综”,这就意味着不仅是学科知识有重叠,中考题目中也有专门的跨学科问题。在2023年召开的化学中考质量分析会中所呈现的数据可以知道,理化综合题目的得分率较低。
以上种种现实问题,都要求学生在思考、解答过程中需要有综合的逻辑思维,善于全面考虑问题。综合的逻辑思维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设计能锻炼孩子整体思维的教学活动。这便是我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的初衷——能解决日常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任务推动
达成目标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指以一门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取一个中心主题,围绕该中心主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对所指向的共同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我选取了热点问题“亚运会运动员吸氧”,提出“制作简易制氧机”这一主题,并设计了一系列课堂活动。
做好项目规划,设计综合活动
确立主题后,跨学科学习的总任务为制作简易便携制氧机。为达成总任务,在进行设计之初,我便将总任务不断拆解,形成阶段性层层递进的小任务。根据不同任务涉及的知识问题,设计不同的课堂活动。将每个课堂活动中所包含的其他学科知识,都内化进一个个以化学问题为主的活动中,让学生以完成任务单的形式,不断去应用物理、数学、信息科技、美术等跨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形成全面调动各学科知识的意识,逐渐锻炼综合的思维逻辑。
在任务中,通过调查、分析数据,锻炼学生会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查询资料;根据所需氧气的体积,计算需要药品的质量,实现了物理中质量与体积的换算练习;在最后的产品设计图环节,又考验了学生数学空间构图及美术绘画功底。
任务单
跨学科学习活动是一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主题下,我设置了三节课时,在不同的课堂内设置了基于小组的课堂活动,那么在活动中,是否真的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有评价、有反思,评价量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做到有方向的发展。
评价量表
跨学科主题教学该如何开展呢?
在接触跨学科学习之初,我就始终有一个疑问,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的实施,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一个主题下的多学科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课堂的主导者该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呢?
随着我开始设计课堂活动,随着不断地查阅资料和观摩,我认为跨学科学习可以从教学目的上分为两种。一种为日常常态化教学中涉及的跨学科教学,这类教学在设计时就是本学科教师针对本学科中出现的综合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设计跨学科活动,目的在于解决本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这类跨学科学习的课堂中主导者为主要学科的教师。
另一类跨学科学习为综合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这类活动需要选择综合的主题,设计一系列需要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的任务。在不同任务下、涉及的不同学科的问题,学生需要寻求不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同的环节由相关学科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最终多环节解决问题,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样的主题式跨学科学习,我认为教学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我们都还在学习和探索阶段,不断地去设计、去发现、去打磨,是我们越来越熟练的唯一途径。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期待着越来越多不同的老师和我们一起碰撞,一起投身我们的课改实验田,去播种,去收获。
转自:“陈燕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