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聚集体智慧 备高效课堂——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远程集体备课活动

2024/1/19 14:47:59  阅读:110 发布者:

聚集体智慧

备高效课堂

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组远程备课活动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才能柳暗花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推动“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1024日上午,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五年级语文组举行了“聚集体智慧,备高效课堂”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天生港小学汤鹤立老师主备,课题为:《松鼠》。张謇一小教育集团全体五年级数语文老师全程参与本次活动。

备高效课堂

汤老师首先分析了教材: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通过对松鼠形态、习性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松鼠讨人喜爱的特点。文章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的结果用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艺术享受。

课文共有5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东西的样子等方面来具体些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主要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

接着,汤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教学设计:首先谜语导入,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扫清字词障碍后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每段的段意。接着,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松鼠的具体信息,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提炼关键词,教师相机板书。随后引导学生看板书并思考:如何让刚刚梳理的繁杂的信息一目了然呢?随机布置任务,小组自行设计记录单,交流、完善记录的内容,力求信息准确、全面。

聚集体智慧

随后,集团各校的老师们畅所欲言,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张謇一小陈老师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而,上课前老师创设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活动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设计效果很好,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

本节课,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识记难记生字时,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学习识记,不生搬硬套,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快速阅读文章,捕捉重要信息。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体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后习题第一题要求“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本课因松鼠的信息较多且分散,教学时教师先带着学生一同梳理第一自然段的信息,总结方法,随后让小组合作,运用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梳理其他自然段的松鼠信息,通过不断地练习、运用,掌握方法,体现了教、扶、放的过程,降低了难度。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在梳理完信息后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训练,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启秀市北李老师

本节课汤老师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写作特点,课前进行认真细致地研读,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情况进行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通过自主研读、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这节课中能

一、关注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探究。

本节课,汤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引导学生积极预习,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适时点拨。老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快速阅读文章,捕捉重要信息,概括段意,了解课文内容。整节课的设计和操作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引领学生识字解词,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学以致用。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

二、关注合作学习。

布封笔下的《松鼠》是一篇艺术性说明文,其语言极富拟人化,文中的松鼠极富趣味性,让学生阅读起来就像与人在交朋友。老师在教学中就是关注到这一特点,结合文本特点,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整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思辨,在思辨中激活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学得是那么水到渠成。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教学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结构清晰,张弛有度。

唐闸小学的老师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我将从以下几点谈一谈这节课: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既直观地显示了松鼠的特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自主识字,合作共赢。

这节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比较多,所以在自读环节给足了充分读书的时间,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并且利用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例如:将课文中的形近字和形声字进行辨析,分别组词,加深理解;在教“苔藓”“树枝分杈的地方”,结合

,更加直观地进行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勉强”的意思。把识字教学的任务交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自读自悟,深刻领悟。

课件出示主旨性问题:本文写了松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先引导理清文章脉络,归纳出“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征”“搭窝技巧”“生活习性”,再出示问题:“在文中找出有关松鼠的具体信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使学生发现松鼠的特点,最终归纳出“描写动物要抓住特点,从多角度细致观察”的启示。

针对这节课,我们还有一点小建议:

整堂课缺少一点朗朗的读书氛围,语文味不够浓厚。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都能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课文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吃相这几个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品悟松鼠的漂亮。

五里树小学卢老师

本节课汤老师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写作特点,课前进行认真细致地研读,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情况进行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通过自主研读、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就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点滴心得。

关注学习主体,课堂充分体现自主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本节课,汤老师用一个谜语导入,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引导学生积极预习,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适时点拨。在识记难记生字时,还能生动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形近字辨析方法,以及形声字的特点等方法来识记,形式有趣,又不生搬硬套,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默读文本的基础上,汤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品读,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汤老师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快速阅读文章,捕捉重要信息。学生根据中心句,分条记录松鼠的特点,在交流中松鼠特点时,又适时出示记录单帮助学生学会用关键词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进行梳理,又从获得了哪些启示,教师补充整理,体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汤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张謇一小教育集团的所有教师将牢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不忘初心,在学习的路上继续秉着一颗谦逊的心,筑梦前行!

转自:“天生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