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北京中考改革政策引发的英语听说教学思考

2023/12/25 10:27:30  阅读:113 发布者:

926日下午,北京市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宣布新中考拉开帷幕,其中考试科目外语分值为 100分 ,包括笔试分值60分、听力和口语分值4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笔试分离,有两次考试机会,和以往相比没有变化”。

此重磅消息一出,引发无尽思考。为了解老师们的想法,也为了鼓励老师们解读政策文件,更为了老师们在政策启发下的实践行动,我引发了一场线上研讨,想看一下老师们的聚焦点。以下为一线教师的部分解读思考:

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北京中考英语趋势有二:

从宏观讲,是让英语的教和学回归语言本身,听、说、读、看、写面面俱到。凡是语言,都离不开“工具性”的使命,在理解和表达中传递信息;也离不开“人文性”的职责,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中展现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等方面,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

从微观讲,是让语音教学和听说教学跟上读写教学,让基于纯正且流畅语音之上的听说素材“从教材走进生活,从生活回到教材,在教材和生活中反复往返”,以培养学生情境下学习、在情境下交流的语言学习效果。

我们再来看一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业质量”的相关要求,三级(7-9年级)表述如下:

“学生能够在本学段要求的主题范围内,围绕相关主题群和子主题,根据规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内容要求,有效运用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依托三级内容要求规定的语篇类型,归纳并分析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使用较为规范的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定期反思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学会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由此看,将“说”纳入英语中考,势在必行,而北京走在了前列。至于“听”,各地都已实施,不足为奇。河南省近几年一直在尝试英语听说测评的研究和探索,估计离政策发布不会远了,或者说,我们也在路上。

与此同时,老师们的疑虑也伴随而来,出现了好多“怎么办?”:

“将来会如何组织口语考试,是人机对话还是考官评价?口语测试的命题会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辅助,如果放到平时的教学中,怎么办?”

“住校孩子们在学校很难接触网络,从早到晚满满当当,练习口语和视听的时间非常有限,怎么办?”

“对于寒门家庭来说,想要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提升,怎么办?”

......,怎么办?”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北京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该做点什么呢?先来听听老师们的建议。

“人机对话,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十分流行的AI智能对话,可以模拟真人对话,练习口语。”

“我觉得之后在教学中应改注意听说技能的融合教学,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语用情景培养学生的语音、对话等能力。”

“听和说的占比不能失调,教师课上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提高听力的前提是要掌握正确的发音,平时的教学要重视语音教学;要利用好现有的教材听力,可以对现有材料进行深加工和多层次利用;应该多给学生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合适的活动,给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听力和口语的时间需要落实,口语氛围的营造不仅在课堂上,课下的作业还需要让学生有相应的口语练习。”

“不仅仅依靠课本听力,还要给学生提供更鲜活、更贴近学生的文本材料。”

......

听,这些声音多么真实!面对政策,路径总是有的,我相信老师们不会无动于衷,我们的责任时刻都在。

对此,我个人的建议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一要做到持久教学。政策变化是动态的发展,语言规律则是永恒的。如果没有持久性的语言输入,又怎会有预想中的精彩输出呢?每日的听读练习要形成习惯,给学生一种“浸泡”的感觉和氛围,根据学情和学业质量标准,把握好输入与输出的比例,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才会在政策面前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在此建议老师们要研读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相关部分,并在常规教学中践行。

二要做到精准教学。英语教学分为不同的课型,语音课、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等分别要培养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同步培养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英语老师,要清楚每种课型的目的指向,比如借助听力要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核心语言、听力技巧、语篇结构、语用场景等,借助阅读要训练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词汇学习、篇章架构、意义指向等。如果我们全部都上成脱离情境和问题解决的语法课,那就失去了课型的目的和意义。课堂教学,永远是咱们的主阵地,任何时候,都需要向课堂要质量。在此建议老师们要研究课型,有的放矢。

三要做到辅助教学。这里的“辅助”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支撑。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人机对话,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建议老师们借助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和安全的app,把听说教学和听说测评落到实处。现在这些其实已不成问题了,真正的问题在于英语老师的意识改变和认真坚持。在此建议老师们借鉴一下北京的英语中考听说测评模式,这个不是秘密,而是存在了六年的实践经验,只是我们缺乏“抬头看天”的研究而已。

至于北京中考改革引发的其它角度分析,不是今天分享的重点,暂不赘述。

亲爱的老师们,警钟已敲响,您做好准备了吗?一起加油吧!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