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1 17:09:08 阅读:95 发布者:
聚焦三大行动
总结汇报反思
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为了持续提升发现教师团队的教育力与研究力,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学校领导团队带领下,集合暑期教师成长计划,聚焦三大行动,暨发现文化扎根行动、发现教研锤炼行动、发现品牌铸造行动,有的放矢,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追根溯源,向光而行。
发现文化扎根行动
发现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理念内核,时刻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在基础教育改革时代进程中,围绕集团化办学的现实情境,学校举行“发现文化扎根行动——落实课程育人标准,创新发现教育策略”总结交流峰会,带领教师们在认知发现教育理念的同时,深谙发现教育文化系统,从而为发现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陈金香校长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徐宏副校长主持会议。
校长嘱托
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做好原力觉醒,多维突破,成为发现文化扎根行动的关键点之一。陈校长在看到老师们以课堂实践诠释 “双新”“双减”理念的同时,感受到老师们很好地传承了一小教师团队学习与研究的优良作风,希望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的变革是学校变革的起点,明确自己不仅是一名老师,更要做一名反思型的实践家,在学校进入“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的重要阶段,面对困难荣辱不惊,借助学校提供的平台,创造和创新自己的名牌,争做新时期的“大先生”,在发现教育新的赛道上,需要大家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同时,希望老师们把“求和”“有且仅有”的思想迁移到工作和相处之中,在“由追求品质到追求更有品质”的阶段,学会“求和”,要把“求和”思想迁移到工作和相处之中,教师之间要互相支撑,要心平气和,安安静静,友好工作,和谐相处,关爱彼此。为培养具有学习力的学生,以终为始,为未来的思维课堂、主题项目的深度研究和实践积蓄力量,在发现教育新的赛道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分享
来自英语、语文、数学和美术四个不同学科的教研组的四名教师参与总结分享,主题围绕新课标中“单元整体教学”和“学科融合”两个关键词进行。
英语学科总结
1
英语教研组的班小雪老师,做主题为《落实英语新课标,聚焦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总结分享。班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构建主题意义”、“对话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思维导图板书设计,培养学生有逻辑的表达能力”、“评价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讲述自己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学习能力,培育文化意识。通过有效的评价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从而达到教学评一体化共同发展。
语文学科总结
2
语文教研组的海肖肖老师做《聚焦单元备课,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为例》的总结分享。通过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能力方面做细致分析,制定单元备课计划,落实语文要素。借助阅读分享,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从小处着眼,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经验。在教学中扎实落实新课标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关注时代变化,探索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大情景下进行大单元教学,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真正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
数学学科总结
3
数学教研组支立丽做主题为《主题式学习——整体构建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结分享。通过解读“新课标”和“课程方案”,支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主题式学习,统筹数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助推学生更好掌握学科知识,促成核心素养的达成。”结合课例《千克与克的认识》和《认识方向》两个单元的主题式学习,通过在单元的不同时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挖掘了教材与知识相关信息,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单元构建和综合掌握,也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学习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助力学生建立量感,培养空间观念,提升应用意识。
美术学科总结
4
美术教研组杨斌老师分享的总结题目为《落实新课标,聚焦高效课堂——小学五年级美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杨老师结合新课标强调美术教学的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提倡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单元化学习的要求,以《空间透视》这一单元整体教学为例,从背景分析、具体实施案例、创新特色和反思三个方面讲述如何打破教材课时顺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同时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通过单元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了美育育人价值。
活动总结
5
徐宏副校长对发言进行了总结:所有老师,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哪个不同成长时期,都应该力争做到能多一些“发现创新”,少一些“翻版复制”,多一些“深度凝练”,少一些“照本宣科”。同时,下学期,希望教师在新备课本的启用,在深耕发现教育引领的思维课堂中,能够在“统”字上下功夫,统整学段,学期、单元;在“融”字上做文章,一定要关注新课标的学科融合,学科内的融合以及学科外的融合;在“新”字上求突破,一直以来,我校对拔尖人才非常重视,老师要首先做到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拔尖人才;在“深”字上见实效,继续深耕课堂。各位教学团队,在下学期,在陈校长的顶层设计和引领下,继续向下深挖,实现师生的向上成长。
发现品牌铸造行动
为落实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与思维推进,践行学校发现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容量大、结构大、情境真、达标高的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学校发现教师的现实需求,学校以发现品牌铸造行动,进行新教师说课展示活动,参与展示的教师分别是王梦阳、董昭、徐佳、王林爱、王嘉美老师。
语文说课
四年级语文老师王梦阳说课题目是《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四下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这节课以读促学,引导学生逐步找到作者游览路线图,同时关联单元习作,进行课堂小练笔的练习,落实核心素养。
董昭老师分享了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一课的设计理念。董昭老师首先简要介绍本课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接着她以具体教学环节为依据介绍本节课较满意的两方面:一是实现了文本与图画的有机转化,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二是实现了想象与仿写的完美结合,让学生用笔尖描绘缤纷的梦境。董老师同时提出如果对学生评价采用更多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评价在“教学评”一体化中的导向作用。
数学说课
徐佳老师以《锚定关系 沟通数量 探索变与不变》为题目,分享了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单元整体设计思路和核心课教学过程。徐老师以《2022年版新课标》为指导,从学生疑难点出发,从“关系”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选取学生熟悉的国旗、果汁情境,在递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比、寻找比、探究比、理解比、应用比、拓展比,建构比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模型意识。
体育说课
王林爱老师就一年级体育课《韵律操基本步伐—踏步》进行了说课展示。.本课通过设计情境化、游戏竞赛等多种环节引导学生参与练习,将“学练赛”贯穿整个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运用“音乐”、“花球”等器材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音乐说课
王嘉美老师分享了二年级音乐课《云》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王老师利用动作模仿、旋律模场、图形谱、旋律线等体验式活动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运用了空灵鼓,沙锤,三角铁等小乐器,引导学生更好地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歌曲“旋律美”;白云形象的“悠荡美”;雨点沙沙,微风轻拂的“自然美”;通过一系列体验式活动帮助学生学唱歌曲,感知形象,表现歌曲,提升审美感和、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人文理解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活动总结
徐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此次活动是对开学初陈校长发起的“三新工程”的回应和展示,青年人走出校门展示自己时不仅仅身披一小的霞光,更是踩着整个教研团队、领导团队和实验一小铺就的祥云。愿实验一小的青年教师们能够以理想照亮航程,做眼中有光的一小青年,以奋斗书写答卷,做脚下有路的一小青年;以担当彰显力量,做肩上有责的一小青年;以品行展示风采,做心中有德的一小青年。
青年教师展评活动
同时,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展评活动。本次展评活动的主要对象是77位青年教师,展评内容包括教案本、听课本、钢笔字、教学札记、教学手册等。
青年教师展评
青年教师占平
青年教师展评
教案等内容展示
发现教研锤炼行动
结合学期总结工作,学校开展发现教研锤炼系列行动:教研组长交流总结会及项目组分享汇报会。
教研组长交流总结会
“教以共研 研以致远”,教研组长在交流总结会上,以桌布研讨的形式,以学科特点为标准,进行工作成果、特色、困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计划分享。
非书本组特色化地提出“yi”字理念,落实“竞赛中永争第一,常态工作中始终如一,未来规划中诚毅果敢”,以学科特色推动学生特长发展,突出美育育人价值。书本组以听评课为切入点,强调教研活动全员、全时、全程参与,以量变推动质变,提升教师素养。结合高考背景,数学组一致地强调对培养拔尖人才和紧抓潜力学生的关注。语文组则以习作为例,剖析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应对策略,勾连1-3年级和4-6年级教学策略和侧重点,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
徐宏副校长对组长们提出的热点问题做出回应。在“两新一旧”的现实背景下,强调教师重视学生发展质量,依托发现教育培训、教研体系,加强输入、输出、反馈、调节的教研闭环发展,以新教案本的启用为契机,真正、全面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
项目组分享汇报会
在学校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群策群力中,四个项目组:吉春亚工作室、钱守旺特级教师工作室、质疑日记项目以及ASK项目组结合学年工作实际,分享教学思考与教育成果。王娟主任主持本次会议。
汇报一:
吉春亚工作室
张春红主任、董昭老师进行汇报分享。张春红主任分享了一年来项目组成员取得的可喜成绩,董昭老师围绕“ 构建思维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主题,结合《太空生活趣事多》、《青蛙卖泥塘》、《树之歌》、《彩色的梦》、《揠苗助长》等多个课例,针对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教育策略如:以生活素材深化理解,构建启发性的思维课堂;以多元活动丰富教学,构建实践性的思维课堂;以核心问题为引领,构建高效性的思维课堂;以有效策略为支持,构建引导性的思维课堂,使得语文课堂不仅有情真意切的流淌,而且有思维火花的迸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设计有张力的核心问题,运用合适的策略,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分析、畅所欲言。
汇报二:
钱守旺特级教师工作室
王永利、姜静、田乔、张俊、刘诗洋五位徒弟教师以“凝心聚力乘风起,携手并肩踏浪行”进行汇报分享。2022年12月15日,钱守旺数学名师工作室第2期正式启动,工作室积极搭建以专家引领为龙头、主题学习为抓手的平台,引领教师们梳理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锤炼基本功,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从发现问题——专家导引——学习实践——建构新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钱老师提倡要着力打造动感课堂,培养有灵气的学生。“动感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能够帮助老师们快速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策略技巧,能够有效地唤醒老师们的教学智慧,激发老师们的工作激情,让教师备课有抓手、上课有方向、评课有标准。田乔、张俊分享了一年级数学团队将北京版义务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知识设计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为“六一购物狂欢节 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认识人民币”,让学生在趣味、丰富、多样化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投入、快乐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刘诗洋分享了圆柱和圆锥练习课,为学生提供恰当形象材料,把无“形”的解题思路以“数形结合”的思想简单明了的阐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汇报三:
质疑日记项目组
彭肖月老师进行主题为“学贵有疑,疑则有进”的展示汇报。课标中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解释和描述,关键词都有相通的地方,都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水平的发展,把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即质疑作为培养的目标之一。学校在2017年就开展的质疑日记项目的研究在思路和方向上走在了前面,同时质疑日记项目的开展也特别契合我校的“发现教育”办学理念。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完整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汇报四:
ASK项目组
滕春颖、张若冰、刘小妹、冯姝婧、刘福荣五位教师围绕主题“创新ASK魔法课堂 助力学生思维发展”进行展示汇报。深耕魔法课堂,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研究更加深入,魔法课堂也在多方面有所创新,本次汇报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方面和大家分享:张若冰老师聚焦教学小切口,打破场域的限制,促学生思维发展,刘小妹老师实现了ask项目年级上的突破,用适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引导学生在玩、学、思、悟、练中主动发展,刘福荣老师以新课标引领数学课堂,注重一年级学生技能的提升。冯姝婧老师在没有劳动教材和教参的困境中,通过项目引领,找到课堂教学突破点。ASK项目组将坚持深耕细作,笃行致远,惟实励新,精进臻善,继续深入研究。
活动总结
王娟主任结合项目组分享交流,总结项目实践的历程与经验、收获和感受,老师们以项目式实验为载体,凝心聚力、深耕细作、疑则有进、笃行致远。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印证中,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在课堂上不断耕耘、在教研中不断锤炼,在发现教育的花园里挖出一朵朵芬芳娇艳的花。
校长总结
在理论与实践中前行,在行动与反思中成长,在教师团队三大行动结束之际,陈金香校长一方面对老师们的学习态度与研究精神给予高度认可;另一方面以担当为关键词,勉励全体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进程中,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定目标下,跳出本位思想,凝聚团队合作,从全局视角审视教学质量提升,从教师本位出发,在思维课堂与项目研究中固本创新,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实践反思力量,铸造发现教育品牌,锤炼教研研究品质。
暑期教师团队三大行动,更好的诠释了发现教育的理念内核与教师团队成长方向。未来,在陈校长及学校领导团队的带领下,发现教师团队将持续扎实学识,附身躬耕,在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的攀登中矢志不渝,坚定前行,为发现少年的精彩绽放举力护航。
转自:“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