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学展风采,实践明方向

2023/9/11 17:06:21  阅读:83 发布者:

研学展风采,实践明方向

——基地师生在省地理研学实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大放异彩

712日至14日,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中学地理研学实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佛山市顺德区成功举行。深圳市初中地理共选送5支学生代表队,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选送6支教师代表队斩获一等奖3项(全省一等奖共6席),二等奖3项。教师组的比赛分两个竞赛组进行,其中教师深圳1队和教师深圳2队分别在两个竞赛组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基地重视提高老师们的地理研学设计能力,早在202212月,深圳市初中地理教研员、广东省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张静老师组织了深圳市首届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实践专题培训活动,带领老师们积极探索跨学科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比赛,参赛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前认真备赛,研读了众多学科文献和优秀研学实践案例,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炼研学特色,扎实的培训让老师同学们在此比赛中学以致用。

01

直击比赛现场

713日上午,在逢简水乡的实地考察中,参赛的老师和同学们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通过电子地图记录轨迹、现场访谈、卷尺测距、测水质、拍摄短片、航拍、绘制平面图等多种形式,迅速、高效地完成了既定任务考察。

中午,各参赛组整理资料、绘制地图、制作PPT、准备汇报等,备赛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

下午各学生参赛队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态水乡,人文之美》围绕古桥、宗祠、流水讲述逢简水乡的故事;《寻水乡风韵,感人地和谐》在逢简水乡的乡贤文化熏陶和生态文明乡村新样板学习中,真切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道逢简》以“史之道”、“今之道”和“未来道”为主线,展示了逢简水乡不同时期的发展道路。通过无人机航拍全景逢简,利用水质测定仪器量化河水质量,《播撒生态文明之种,促进环境持续发展》组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老师们则从地理视角充分挖掘当地研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层层进阶设计研学实践课程:《逢水则兴、简而不凡》《谐水润逢简,产居共振兴》《赏水乡古韵,研生态弥新》《水韵传承,生生不息》《古舟挽浪遇新机,流水争先沃乡情》《水城相逢,绿美杏坛》,异彩纷呈,载誉而归!

在地理研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置身于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中,感受真实的人地关系问题,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运用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实践方法解决地理问题。教师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加深对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理解,加强对研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提升研学课程开发能力,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培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02

心得体会

林锶妍同学:这次的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提高了地理素养,增强了观察能力,让我对下次的研学活动开展充满了期待。

李一一同学:我们走进宋参政李公祠等多个宗祠,回顾千年前的逢简,感受当地的人文传统,历史文化;我们行在金鳌桥等名桥之上,看百年前的工匠巧手之作,听流水声潺潺,看鱼儿往来翕忽,与游者相乐,看枝桠随风摇晃,领略生态之美。在美景之中发现问题答案,在紧张之中感受欢乐。

李正熙同学:研学实践是成长的最美课堂,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进化为主动学习探究。

李娜老师:我们实地走访,与队友通力合作,发散思维、碰撞灵感,整个过程紧张、热烈,遇到瓶颈时,也烦躁抓狂;有新的思路突破时,也欢呼雀跃;完成任务、成果汇报后,回顾过程我们又大呼过瘾。其实,这种酣畅的体验和真切的收获,也恰是我们要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能够拥有的……地理人,步履不停,继续前行!

王艳艳老师:在实地走访中深化我们对地理实践的理解,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在设计中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研学实践课程设计能力,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刘素华老师:研学不只是游玩,而是在任务驱动的背景下,设身处地地融入当地,从了解当地的发展中学习经验,让学生“研”有所思“学”有所用,提高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转自:“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