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强化管理 优化作业提质增效
2023/9/1 18:11:11 阅读:61 发布者:
【摘 要】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关乎学习方式是否切实转变,减负提质是否真正实现,从而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金山区小学学段从作业设计和实施管理两方面推进作业改革,从而真正实现减负提质。
【关键词】科学设计 强化管理 优化作业
作业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设计;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强化管理。只有科学设计和强化管理两手并重,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培训学习,形成作业体现课程理念的共识
作业并非分隔于课程、游离于课堂的孤立存在,而是由整体课程模式及该模式中一切教育要素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样态,也就有什么样的作业特征。金山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组织学科教师共同学习《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等书籍,每月定期开展学科作业教研、论文交流等活动,逐步引导教师对高质量作业的价值趋同与深刻理解。参训教师普遍认同作业是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的整体体现,优化作业设计不能就作业谈作业,而要追根溯源,只有优化育人观念与课程理念,才能自然而然地促进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不断提升。教育部就强化作业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从“术”的层面去改变一招一式,而要从思想层面建立与学科课程相符的作业观,从而让作业改革水到渠成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
二、全员参与,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要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和层次差异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
1.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作业设计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围绕命题性知识进行机械、重复、单一练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痼疾,通过小学教研室“优秀作业、试卷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基层学校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作业设计。各校分学科组团参加作业、试卷设计,以备课组为单位对全区同年级作业的目标、时间、难度、类型进行检核、评审,关注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实现全员参与,全员行动,全员提升。
通过各类培训和评选活动,金山区小学各学科作业均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尊重学科特点为主要原则,坚持目标导向,立体设计。例如,英语学科作业设计指向课堂活动,将各课时作业置于整体语境之中,语境的设计基于教材,源于生活,努力做到教学目标、评价目标和作业目标的一致性。在课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又如,数学学科从学习基本要求和学生学情出发,将作业所针对的目标大致分为知道、理解、运用、综合运用四个层次,所针对的归属分为基础过关、能力提升和拓展探究三类。各学科作业设计既要关注每课时知识点的训练,还要强调单元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知识联结,强调学科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2.探索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作业
作业作为教育的载体,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还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增进和延伸。小学教研室以“试点研究—案例分析—展示推广—网络共享—滚动发展”为实施策略,通过区域共建、校内共建和校际共建等方式组成研究共同体,开发了一百多个区域共享综合活动课程,二百多个校本综合活动课程。基础型学科结合单元学习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学科综合活动,主题式综合活动则通过教师统筹、学生自选两种方式在快乐活动日、课后延时服务时开展。综合活动将学习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作业内容向课外延伸、与社会交互、同世界接轨,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择优迭代,强化基于校情的科学作业管理
作业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影响着其他环节的改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环节的影响。小学教研室坚持以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尝试建立更综合、更平衡的作业评价机制,以实现作业更新迭代。
1.建立区域作业评价指标
“优秀作业、试卷案例征集”评价量表从凸显立德树人、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创新作业形式四方面评价作业设计理念,从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应、时间合适六方面评价作业设计质量,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作业评价观,实现由重视作业的“量”到重视作业的“质”的转变;引导教师既着眼于整体,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程度,让学生真正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强综合素质,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2.建立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小学教研室坚持使用作业、考试测验等调研工具开展日常的课程与教学调研,从多个观察点引导学校基于证据判断,建立科学的作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教学规范。各校基于证据,优化作业审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并制度化规范作业的数量,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总之,作业是教育减负增质的重要抓手之一,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的质量,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尺度,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付诸实践,优化作业,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苏亚玲.基于游戏化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2年1AB合刊,作者系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学院 濮玉芹)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