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每日素材打卡:关键词—爱国、奉献

2023/8/25 14:23:07  阅读:61 发布者:

1.爱国

()引经据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李清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李大钊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

()经典事例

1.金晶:护卫火炬,大写尊严

金晶,残疾人击剑员,第29届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手。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法国当地时间200847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当天,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在事后她又说出:想要抢走火炬,需得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点评】金晶这位上海女孩用勇敢的身躯捍卫了圣火的尊严,捍卫了奥林匹克精神,她的这种真挚的爱国精神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感动,表现了普通中国人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尊严时的坚强与伟大。金晶护卫火炬是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极佳事例,无论何种题型,但凡涉及爱国主题的都可以运用。金晶的事迹近乎妇孺皆知,在运用时不需要过多叙述,具备要点即可。

感动中国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这勇敢源自深深的爱国情。

2.叶笃正: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1948年,即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找到了一份年薪很高的工作。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祖国的召唤下,他立即起程回国。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取得了诸多的成绩。

叶笃正在国际前沿的工作,并不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的所谓“同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从而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科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先生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祖国时刻装在这个91岁老人的心中。

【点评】叶笃正是一位爱国、爱人民的科学家,这不仅表现在他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上面,也表现在他为国计民生献身科研上面。叶笃正的事迹很好地说明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爱国高尚品质是如何得到发扬与实现的。爱国不必是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爱国是坚持、是求索、是务实、是奉献。

感动中国颁奖词: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2.奉献

()引经据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柴吧!         ——巴金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                  ——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着名教育家)

 太阳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           ——谚语

()经典事例

1.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

正是这对平凡夫妻的无私奉献,才让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获选为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点评】李桂林、陆建芬的事迹说明,公务员工作要讲奉献、要向人民负责,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而是信念、毅力与行动的结合,奉献也要知行合一。

感动中国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林秀贞:30年赡养6位孤寡老人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他却三十年如一日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她给智障老人喂饭;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洗尿布;为去世的老人送终……被她赡养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享年都超过了八十岁。林秀贞在当地带头创办个体企业,她先后向8位残疾人传授了玻璃钢和橡胶生产技术,并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就业岗位,还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她还热心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出资4万多元帮助乡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和邻村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救治并收养了一名出生仅40天的患病弃婴。

她为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的默默地奉献着,他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整个中国,在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点评】林秀贞是党的先进性的忠实践行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优秀建设者,她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平凡事做起,将全部感情倾注给了他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内化为她自觉的道德追求。林秀贞的事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感动中国颁奖词: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转自:“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