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4高考备考写作主题训练32:阅读之境:苦乐雅俗的思辨

2023/8/25 11:22:46  阅读:81 发布者:

2024高考备考写作主题训练32

阅读之境:苦乐雅俗的思辨

真题再现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材料二:

有人说,阅读本是乐事雅事,可一旦跟考试挂钩,就成了苦事、俗事;有人则认为,阅读无所谓苦、乐、雅、俗,关键在于阅读者。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己阅读的经历,写一篇文章加以辨析与阐说。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导写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题目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指出每日必须读书,读书是比吃饭睡觉还要重要的事情。材料二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看待读书的观点:本是乐事雅事,一跟考试挂钩就成了苦事俗事;读书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完全取决于阅读者自己的感受。

综合两则材料可见,题目的话题是:读书。材料一强调的是读书的重要性。材料二用两类观点引起考生思索:读书是乐雅之事,还是苦俗之事?读书于我们非常重要。一日不吃饭,一日不睡觉,顶多只会饥饿和困乏,终不至要人性命。而一日不读书,就少了一日的见识和提升,缺了一次精神的滋养和情操的陶冶。对一个人来说,身体的休息和能量的补充只是浅层次地活着,精神的修养和道德的完善才是高级别地活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书是比吃饭睡觉更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读书的感觉和看法,又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不可一概而论。读书若与考试挂上钩,从浅层次来写,难免带上目的性和功利性,这样说来读书是俗事;在对分数和知识孜孜以求的过程中,在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无数艰辛,无数起落,这样说来读书是苦事。从深层次来说,读书可以开启蒙昧,陶冶情操,锤炼意志,修养品行,净化精神,睿智头脑,这样说来读书就是乐事和雅事。当然,读书到底是苦事俗事还是乐事雅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们对读书的认知并不一致,感受更是大相径庭,因人而异,对于阅读者来讲,你认为读书是什么性质的事情,那么它对你来讲就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与别人无关。

“辨析与阐说”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读书的重要性,或者谈读书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首先谈读书是我们每天必做的重要事情,然后运用因果论证,谈因为这件重要的事情能让我们摆脱蒙昧,开启心智,所以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乐事和雅事。

参考立意

1.享读书之乐,沐书香之雅。

2.读书,最乐事,而懒人常以为苦。

3.苦中有乐求学路,难上生欢读书人。

4.阅读点亮生命,书香浸润人生。

佳作示范

阅读之境:苦乐雅俗的思辨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是领导人的至理名言,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深深刻在心头的警示。阅读,这是我们向内的自我对话,也是我们向外的世界探索。然而,当阅读与考试挂钩,它就成了一种矛盾的存在。有人视阅读为乐事雅事,但也有不少人视之为苦事、俗事。那么,阅读真的是苦乐雅俗交织的吗?

阅读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源于探索的自由和理解的喜悦。当我们阅读,我们就像是在一个未知的领域中探险,每一步都有可能发现新的宝藏。我们打开书,就像打开一扇窗,通向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理解书中的故事,人物,思想,就像是破解一个又一个的谜团,那种豁然开朗的瞬间,就是阅读的快乐。

然而,阅读也是苦涩的。这种苦涩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失败的恐惧。当我们面对一本厚厚的书,或者一份复杂的报告,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我们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无法记忆的细节。这种挫败感,就是阅读的苦涩。

阅读是高雅的。这种高雅源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智慧的追求。阅读是一种自我提升,是一种精神追求。当我们沉浸在书海中,我们就像是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个哲学家在思考,一个诗人 在感受。这种沉浸其中的过程,就是阅读的高雅。

然而,阅读也是世俗的。这种世俗源于对功利的追求和对表面的重视。我们可能会阅读一本书,只是因为它是名著,只是因为我们可以跟人炫耀。我们可能会忽视那些看似无用,但实际上却有深度的书籍,只是因为它们不能给我们带来表面的荣誉。这种对表面的追求,就是阅读的世俗。

苦乐雅俗,这是阅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否认其中的任何一种体验,因为这些体验构成了我们阅读的完整历程。阅读是苦乐交织的,是雅俗并存的。而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超越苦乐雅俗的。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无所求的。我们阅读,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荣誉,不是为了满足短暂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自我成长,为了探索自我。我们阅读,是因为我们喜欢,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意义。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深入其里的。我们阅读,不是为了记忆表面的知识,不是为了复制别人的思想,而是为了理解其背后的深意,为了激发自己的思考。我们阅读,是为了理解世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包容万象的。我们阅读,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是为了否定生活,而是为了理解生活,为了接纳生活的全部。我们阅读,是为了扩大视野,是为了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阅读来说,无所谓苦、乐、雅、俗。因为阅读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我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也在阅读中寻找问题。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也在阅读中获得智慧。我们在阅读中体验苦乐雅俗,也在阅读中超越苦乐雅俗。

总的来说,阅读是苦乐雅俗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源于生活的统一性。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情感和经历,在阅读中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阅读,接纳其中的所有体验,珍视其中的所有收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阅读,才能真正地生活。

读书的苦乐之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读书总难免被看作一项苦差事。诚然,读书之苦有时是极恼人的,但我以为读书亦有一番大乐趣。

读书之乐,乐在增长见识。同学之中,总有几位时常因见识广博引来旁人钦羡的目光。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缘何而来?想必大部分应由读书而来。书籍所描绘的斑斓世界。既是现实自然的重现,又是人类生活的延伸。阅读的过程,正是一个认识自然、发现自己的过程。看看那些如饥似渴的读者们,他们脸上如痴如醉的神情有力地证明了,阅读中蜂拥而来的新奇的知识是多么地令人沉醉,令人欢悦啊!

读书之乐,乐在获得教养。赫尔曼·黑塞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要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而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人们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读书对于获得教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一个被书籍滋养过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平和、欣悦的。他看待事物的目光也会是柔和、宽容的。因读书而获得的教养使他对生活生发出无限的热爱,这热爱又将让他的心保持愉快的跳动。

读书之乐,乐在跨越时空,与作者倾心交谈。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更是那些伟大的灵魂所留给我们的财富。诚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在感悟前人的思想、经验、追求时,仿佛听到了他们久远浑厚的絮语,仿佛已经和他们面对面,捕捉他们脸上或忧郁或自信、或痛苦或欢乐的表情。杨绛先生曾打过一则有趣的比喻:读书的趣味正在于穿过一扇隐形的门偷偷溜进了作者的房间。好一个“偷偷”!那一份和作者交流的好奇与私密,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恣意享受着的幸福。除此以外,与作者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更能从中嗅出快乐的芬芳。

读书确实有一番大乐趣的,那些彻悟的瞬间,那些美好的感悟就是的佐证。只是,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苦,不知其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因为他们会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忘掉那些功利的东西,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得自然,读得纯粹,真正领悟到读书之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