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秘诀——真情实感是写的不二法门
2023/8/17 10:29:04 阅读:85 发布者:
写出真情实感才会感人
作者:文奇
写的久了,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写的真人真事反而没有别人编的故事感人?其实这个现象折射出来的不是选材的问题,而是表现的问题。
表现就是对一种感情、一个思想的展现能力。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抽象,我们姑且拿画画来作比。在学习画画的时候,有些画看了会觉得真实(这是单就写实主义而言),有些就觉得虚假。问题的关键在于展现的方式。不真实的画用的是单纯的线条,而且只是将人物的轮廓描绘出来。真实的画则不仅将人物的轮廓描绘出来,还对人物的内部进行了填充,素描是用明暗调子,油画是用色彩。明暗调子比单纯的轮廓描绘真实,色彩又比明暗调子真实。写作中展现能力差的就只用一种手法塑造人物,类似于画画中只描绘人物的轮廓,没有色彩,甚至连明暗调子都没有。展现能力好的就反过来了。
写作中的色彩和明暗调子其实指的是更为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而这些手法能够灵活的被运用则需要作者的真情实感。只有在真情实感的催动下,各种手法才能恰到好处的被运用,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真实,这时的真实和事情与人物本身的真实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真实。你所谓的真人真事,只是以你为标准的真人真事。因为同样一件真事,不同的人写出来会完全不同。同样是一个车祸,在场多个目击者的描述往往都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在描述这件事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如果这个烙印是真情实感的话,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真实。感情越真挚,所描绘出来的事件就会越真实,当然也就越感人。编造的故事读了觉得真实感人,是因为作者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文学名著里的小说,事情虽是假的,但思想感情是真的。写作本来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物和事情只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载体,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载体和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发现写出来的人和事不感人时,就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投入了真情实感。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读者。
转自:“跟大师学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