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冯渊点评2023上海春考作文: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

2023/8/16 15:48:04  阅读:13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读写 ,作者冯渊

编辑说

19日,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和2023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首场语文科目考试开考。其中的语文作文题受到老师们的广泛关注。这道作文题如下图所示:

面对这道作文题,你会如何下笔?有人说“是”,有人说“否”,可谓众说纷纭。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冯渊认为,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更应该仔细玩味“所有”“重要的东西”“提到过”这几个词。今天,我们与您分享冯老师关于这道题的解读文章,以期帮助大家打开思路。请看——

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

/冯渊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是吗?

是的。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人类生存遇到的精神上的任何困惑、情感上的任何纠葛、思想上的任何悸动,孔夫子、苏格老底、莎士比亚、歌德,他们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人类对自我的确认,对未来的忧思,对永恒的向往,几乎所有的边边角角问题,都被前人提到过了。你敢说你正在经历的思考和困惑、幸福和痛苦是你独有的?

人类每个个体的惊天动地的感受,都是过去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不过经由你的身体和灵魂重新感受一遍而已。你的焦灼、不平、忧愤、欣喜,屈原、司马迁、李白、苏东坡,早就提到过了,而且比你说得深刻、细腻、贴切。

如果你还要说你的生活比小说精彩,那是因为你对小说有深深的误解,真正的好小说不是指那些描写曲折离奇、炫目刺激的故事,而是“用一把斧头,凿开我们内心的冰海”。可惜,冰川之上,斧痕遍地,你想找到一块下斧头的地方都很难。

那么,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一定是这样吗?

那也未必。

如果“所有”的重要的东西,都被提到过了,那从今往后的人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完全重复过往?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每天升起的都是崭新的太阳。虽然,有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重复体验之中,一日三餐,心灵麻木,类似的喜怒哀乐,差不多的人生感受,让人类心生厌倦;但是,你根本不知道今天,更不知道明天真的会发生什么。

即使这世界的所有花园都盛开过鲜艳的玫瑰花,一朵新生的小小的红玫瑰,还是怀着巨大的惊喜,在晨光熹微中展露她的笑容:“我是一朵独特的玫瑰。”

难道因为王尔德写过夜莺和玫瑰,难道因为圣埃克絮佩里写过小王子和玫瑰,我这朵寒风中的红玫瑰就无话可说了?

从人类的抽象体验上看,被玫瑰刺扎了会流血,这是人类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事”,但是对疼痛的感受,对这朵玫瑰产生的爱情,却是每一个个体无法被替代的体验。——我为你说过的故事哭泣,看起来是被你“提到过的东西”痛苦;实际上,只是你的故事触动了我,我是为自己心灵的疼痛哭泣。——是我的痛苦,唯一的我的感受。

经过抽象的人生经验确如你所说,被以前的人提到过了。但个体感受才是“我”存在的意义。个体的感受越精微、细致,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越大。如果灵魂粗糙,只有类型化的感受,那对不起,你的人生确实是前人替你提及了,你只是一个简单的应声虫而已。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是这么样吗?我该如何回答,到底是“是”,还是“否”?

首先,关注“重要的东西”这个概念前的限制词“所有”。

如果材料说“有些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这篇文章就不用费力思考了。因为这样的特称肯定判断是一个“真判断”——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加上范围副词“所有”,则变成了一个全称肯定判断。你必须马上追问自己:无一例外,绝对这样?有了这样的反省和质询,你就会去思考和辨别“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

其次,你要解释关键概念,在一篇文章之中,不得随意更改你的诠释。

“重要的东西”是人文精神还是科技发明?如果是前者,人类坚守的一些美好品质,如“善良、正直”,人类关于个体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这些“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基本成立;如果是后者,只要大脑清醒,一般都会认为科技永远面向未来,是解释未知困境的,必须保持创新。科技要提供的就是“从未被人提及的”方法、策略、技能;每一次科学发明、技术革新,带来的都是“崭新的世界”。

最后,在正确诠释“重要的东西”的基础上,你还可以细化问题。

如,人文精神就一定是被人很早以前提到过的吗?近现代的哲学思潮演变、文学艺术作品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怎么可能都是“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如果要说“提到过”,那也行,对“提到过”这个词再进行界定——仅仅是对其母题和类型“提到了一下”,而对这类主题的展开和无限丰富的演绎,则是“从未被提到的”。

再如,科技发明就一定不是被人很早以前提到过的吗?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发现,无一不是站在“巨人肩上”,那些困扰人类的技术问题,都是前人遇到而没有攻克的难关啊,那些突破不了的困境,以前的科学家怎么会“不提到”呢?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就19个字,你如果没有仔细玩味“所有”“重要的东西”“提到过”这几个词,就会很粗暴的回答“是”或者“否”。认真审视过了这些语词,你就会觉得处处是“智慧的陷阱”,它检测的不是你敢于跳入陷阱的勇气,而是你面对复杂问题进行缜密思考、审慎判断的能力。

建设伟大的祖国,需要的是后一类智慧青年,而不是勇于跳坑的莽夫。

写在后面

有没有从未提到过的东西?

有。

据腾讯新闻报道,2023年,美国旧金山的普通民众将首次使用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

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将迅速从一个迷人的新奇事物过渡到一个可行、方便、甚至平凡的城市交通方式。道路上的机器人出租车的数量和用户人数将激增。简而言之,自动驾驶汽车即将进入商业化和规模化阶段。除了旧金山,2023年,美国至少还有两个城市将向公众提供完全的无人驾驶服务。可能的候选地点包括凤凰城、奥斯汀、拉斯维加斯和迈阿密。

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的东西”一定是层出不穷的。有些东西在很早以前几乎没“提到过”,因为过去的人类对未来的发展,最多只是模糊的幻想,不可能有现实层面的模型。当然,如果你硬要说现代计算机的二进制算法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周易》,飞机来源于墨子发明的木质飞鸟,那我只能佩服你自信心太强了。“提到过的”必须是同一个东西(请遵循逻辑规律的同一律),过分缩小概念的内涵,必然导致概念外延的无边无际。

(本章来源于新读写,转自语言文字报;作者: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

转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