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5 17:50:34 阅读:81 发布者:
01
【2023新高考Ⅰ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浙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故事过往种种,皆为未来序章
广东一考生
无论是如梦似幻的美好童话,还是陡如悬崖的冒险故事,抑或是遥如迷雾的神话传说,都是人类过往之事的记录。好的故事或被绘声讲述,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或被真实记录,改变听者的命运;或被改编传承,塑造着日趋清晰的民族形象。
无论故事过往如何,这些过往皆为未来序章。好的故事,足以拉开历史舞台的帷幕,铺展昂首阔步的坦途。
在我们懵懂时,许多美妙的故事从族长、家长、师长口中被叙述,一开始是引人遐想的神话故事,然后是美好动人的童话故事,最后是砥砺奋进的英雄故事,再后来,长大了的我们将生活过成了五彩斑斓的故事。我们感受着《愚公移山》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顽强精神,好故事让我们立志水滴石穿,砥砺前行;感受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勤勉奋勇,好故事让我们成为“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热血青年;感受着《果壳中的宇宙》的宏伟构想,好故事让“奔月”“问天”成了现实……
好的故事,是让我们在路过他们的人生时,听着过往种种,拉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序章。
是的,因为有了好的中国故事,所以有了伟岸的中国形象。西出函谷,庄生梦蝶,周游列国,舍生取义,老庄孔孟的故事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让中华文化得以守正,也得以创新,中国特色的文明体系在全球开始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文成公主入藏,“一带一路”是千年文明绵延的脉络,世界重新认识了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
绘声绘色的中国好故事,让过往的种种中国形象重新被人们认知,无数个崭新的中国形象,将让世界在未来不断为我们喝彩。
沧海桑田,无尽苍穹下,过往的中国如夏花般灿烂,今日之中国如旭日般喷薄。我们有过挫折,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深受打击,然而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遍九州的英雄故事,再次为我们开辟了通往强国的道路。因为有好的故事,即使遭遇挫折,中国人依然未曾彷徨,依然让故事里的中国写下了辉煌的未来篇章。
新时代下的我们,应以自身来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把好的故事书写在中国的土地上,讲述在七大洲,播扬在四大洋;将过往的好故事认真书写,汲取伟大的民族力量,这就是未来我们昂首阔步登上新舞台的全新序章。
02
【2023新高考Ⅱ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辽宁、海南、重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静思“轩”中,积淀成长
重庆一考生
方丈之居,环植兰竹,风移影动,庭阶寂寂,屋外万籁有声,屋内冥然坐。项脊轩内,归有光就这样待着,安安静静的,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也可以不做,不为生活奔忙,也不担心被打扰,从容地感受着时光。我想,像这样“安
静一下不被打扰”,大概是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中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吧。
拼搏是人生的主旋律,但其实我们偶尔也想有一间自己的“项脊轩”。因为生活太紧张,所以我们需要在安静独处中调节学习与工作的焦虑。人的一生,应该是一根可松可紧的弹簧,而不是一根紧绷的弦。不要让各种兴趣班填满孩子们的童年,不要让超时工作霸占年轻人的时间,适时的放松,才能保持弹性,走得更远。不要试图将一些所谓的真理硬塞给我们,也不要强行规划我们的未来,给我们一点自己的空间。累了,睡一觉;烦了,待一会。心灵得到了休憩,出发时才有力量。
前进是人生的大方向,但我们也时常需要在这间小小的“项脊轩”中静静地思考。因为走得太匆忙,所以我们必须好好沉淀,理清头绪,来消化人生中数不清的知识与道理,最终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幽静的项脊轩中,沉思的归有光用动人的文字写下生活的喜悲,让后人吟唱至今;被贬到荒僻之地的王阳明静心研学,终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18个月的闭关独处,马尔克斯在窄小的屋子里写下《百年孤独》,留给世人不朽的篇章。世间多数的成就来自安静与独处,而非喧嚣与忙碌。纷扰中如何思考?独处,才能与自己真诚地对话。于无声处酝惊雷,于无色处绽繁花。
当然,需要自己的空间并不能成为我们放纵的借口。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如果是在刷视频、玩游戏中度过独处时间,那么我们并没有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只不过是将空间交给了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一方面在声讨周围的人,怪他们挤占了我们的空间,一方面,又偷偷地放任自己不学习、不思考、不上进,那这样的声讨又是多么苍白。放松不是放纵,缺少自律的独处无疑是浪费生命。
纷纷世上,每个人都需要一间自己的“项脊轩”,去疗愈心灵,去思考沉淀,去蜕变成长。但它只能是一个小小的驿站,而非永远的港湾,更不是一个安乐窝,该驻足时不打扰,该出发时不留恋,更好的人生风景在路上等着你。
03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合理运用科技,有效掌控时间
四川一考生
科技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更加便利。人们期待利用科技更好地掌握时间,然而,有的人却沉溺于科技带来的一时快感,在不经意间浪费了大把时间,成了时间的仆人。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学会合理运用科技,有效掌控时间。
合理运用科技,成为时间之主。科技本就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学会合理运用科技,我们就能更好地掌控时间。各种社交软件的出现,让信息在一秒之内就能传输到世界各地,大大减少了人们信息交流所耗费的时间;各种网购平台,让在家也能“逛街”的理想成为现实,减少了人们出行所用的时间;移动支付,让人们不再因找零钱而浪费时间……科技在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合理运用科技,我们将成为时间的主人,有效地掌握时间。
一味依赖科技,成为时间之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人在科技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逐渐失去了时间。他们在社交媒体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甚至忽视了现实生活。纵观历史长河,古人对于时间总是抱有敬畏之心。无论是囊萤映雪还是凿壁借光,都让我们见识到了古人对有效掌控时间的毅力。他们所处的年代,哪有如此发达的科技?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他们却能做到有效掌握时间。反观当下,我们常常被网络所困扰,让短视频占据了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最终成了时间的仆人。
科技只是客观因素,坚持本心、保持自律才能真正做到掌控时间。自律的人掌握时间,不自律的人被时间所掌控。本杰明·富兰克林坚持制订个人时间表,并且严格执行,他最终提高了工作效率,掌控了时间;邓中夏先生将“五分钟谈话”的字条贴在书桌上,勉励自己抓紧时间读书,不虚度光阴;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掌控了时间,因而能成为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由此观之,能否掌控时间取决于自己的本心。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坚守本心,合理利用科技,有效掌控时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04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安徽、河南、江西、陕西、山西、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汇点点萤火,聚人间星河
江西一考生
历史的接力棒已传至我们手中,个人的力量如点点萤火,纵然渺小,但倘若将其汇聚在一起,终能凝成闪耀之星河。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我们勿忘“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一简单的道理,同时也劝告我们不应否定他人,损人而不利己。
吹散“损人”之烟波,挺起“海纳百川”之心胸。
损人未必利己。若是将后人乘凉的树砍了,这对自己并没有好处;若是将河湖的渠道堵了,对自家农作物也没有好处。心中若只有损人利己的想法,这便是自私的小人行径,这种人抬头所见的也只是自家的一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能袖手旁观,要互相援助,合作共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纵使各自存有矛盾,此时也都应放弃斤斤计较的纠结,挺起“海纳百川”的心胸。
打破“自守”的防线,共营“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千秋。只有一种色彩的画是单调的,只有一种花的园子是无趣的。我们也曾怀念那国力鼎盛、开放包容的盛唐时代,也曾暗自惋惜那闭关锁国的晚清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正是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的典型代表。文化是应该相互交流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须打破“自我”,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撒满世界各地,待到春来时,定将“百花齐放”“花开满园”。
升起“合作”的船帆,竖起“共赢”的桅杆。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却难以折断。只有“合作”的船帆高高升起,只有“共赢”的桅杆高高挺直,才能凝聚起力量,融汇多元文化,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现如今,传统的“你输我赢”的游戏规则正被打破,合作共赢的局面正在形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呀,我们可以用桨划破天际,用帆扬起长风,激流勇进!
我们只有融汇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才能在这历史文化的接力中,将如萤火般的个人力量聚集起来,汇聚成闪耀的人间星河,照耀多元文化。多彩的世界蓝图正由我们来描绘!
05
【2023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北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续航
北京一考生
续航能力的强弱,常常决定了车、船、飞机最终能够行多远,飞多高。
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出彩,也必须趁着青春年少,提升自己的续航能力。
那么,我们应如何为青春续航呢?我认为可以从梦想、热情、信念三方面入手。
为青春续航,一续是梦想。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有人说。“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正因为有着梦想,才能在开启了困难模式的人生道路上奋然前行。高中三年,我们之所以如此努力,不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早日迈进心仪大学门槛的梦想吗?我们常常梦想着在大学的林荫道上散步,一边听着悦耳的鸟语,一边欣赏校园美景,还时不时地停下脚步,随手拍几张照片。因为这样的梦想,刷题都已成为我们高中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未来,我们需要树立更大的梦想。因此,为青春续航,我们必须续上青春梦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梦想才能与中国梦更好地结合起来,中华民族也才能早日圆自己的伟大复兴之梦。
为青春续航,再续是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如是说。只有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甚至忘记自我,陶醉其中。因为热爱,“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才能够隐姓埋名30年,誓做惊天动地事。青春时期的我们,对万事万物仿佛都有着用不完的热情。我们会为了看日出而起个大早,艰难地爬上山顶;也会为了拍摄一张照片,而不顾是狂风暴雨抑或是炎炎夏日。其实,未来我们依然需要热情。因此,为青春续航,我们必须续上青春热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永远激情四射、活力满满。
为青春续航,三续是信念。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有人这样说。“大国工匠”成卫东就是秉承了“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做最好的员工”的信念,才练就了左右脚都能熟练驾驶拖车的技术,成为天津港当之无愧的“拖车王”。当下,我们需要拥有不怕学习上的困难的信念;未来,我们更需要有不怕工作上困难的信念。因此,为青春续航,我们必须续上青春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复杂局面。
车、船、飞机,提升了续航能力,会行得更远,飞得更高。我们年轻人,提升了续航能力,也必将能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中,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收获自己人生的精彩!
06
【2023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
写作(70分)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
源于好奇,发于热爱,终于责任
上海一考生
人生路漫漫,探索陌生世界的步伐永远在路上。从小时候对世间万物的不断发问,到读书上学时对知识的无限探索,再到长大后对社会问题理解的一步步加深,无论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还是科学研究的发现,抑或是思维方式的提高,常出于好奇心,但不仅局限于好奇心。
诚然,是好奇心推动我们最初从无知走向这个陌生的世界。如爱因斯坦所言:“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历史流转,烟波浩荡千余年,好奇心正如那历史中的一叶扁舟,载着一代代执着探索的人到达梦之彼岸。
然而,仅仅由好奇心所推动的探索陌生世界之路,似乎难以长远。如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所“祛魅的世界无比荒凉。”他说的这一概念就是明证:当知识的神秘性与神圣性逐渐被我们消解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持续前行?褪去如识本身的神秘光环,探索的路上似乎变得枯燥与乏味起来。若是面对数十年的投入却毫无进展,举步维艰;若是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甚至诽谤与议论,又是什么推动人们坚持下去的呢?我想,仅靠好奇心是做不到的,或许还有对自己所从事领域的热爱。是热爱让凡·高在饱受创伤与精神错乱之时迸发出生命的色彩,是热爱让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每日苦行僧般的写作强度中执着向前……
而进一步说,这种热爱也或多或少源自人们对社会深切苦难的同情和对时代强烈的责任感。当人们依靠热爱在各自领域中焕发出光芒之时,他们会一步步感受到时代的感召,而在动荡时期更是如此。玛丽·居里在一战爆发时期关掉了她刚刚建成的“镭实验室”并转而开始研究X射线,而她的理由是:战争期间,进行镭元素的研究意义不大,X射线却有可能在战场中派上用场。而后,她果然利用这一技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挽救了数百万法国士兵的生命。同样地,梁漱溟在小学时便经历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动荡事件,他看到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后,便将“于群于己都有顶大好处”看作“天下第一等事”,开始了对人生、宇宙等问题的思考,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有责任感的体现?可以说,爱与责任在探索的路上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远远不局限于好奇心,对事业的执着热爱与心怀天下的宽广胸襟使人们于生活的浮沉之中坚定地向前方走去。可以说,探索世界的目的最终仍要归宿于改变世界。或许我们都能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为世界做出些什么,改变些什么,正如李大钊所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07
【2023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
适用地区:天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负青春肝胆人,不负时代无字书
天津一考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出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直至今日,我们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手握国运,掌握全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自觉肩负担当。
担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今天这个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在战争年代,不畏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是一种担当;在和平年代,以创新精神,竭尽才智,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担当。广
大青年应该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担当时代重任,不断提升自我。
担当要有情怀。只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就能扛起使命的大旗,担当为国为民的重任。“为官避事平生耻”“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居何地,不论地位高低,都应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恪尽职守,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负起一份责任,撑起一方天地。俯仰之间,无愧于时代重任,这是一种不负期望、不辱使命的博大情怀。
担当要有勇气。“生死抉择早已由不得我,我挺身在此刻”担当是一种亮剑精神,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担当者视探险求索为旅途,退缩者视探索尝试为畏途;担当者把克难攻坚当享受,退缩者把负重前行当吃亏。有勇气和怯懦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践行责任,一个是逃避责任。
担当要有睿智。“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青年要勤学苦练,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担当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是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的慵懒,也不是外国文学中奥勃洛摩夫整天睡在床上的空想,更不是喊几声“芝麻开门”财宝就会扑面而来的幻觉。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负着重于泰山的责任。我们负重前行,不负青春。
转自:“统编版高中语文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