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8 8:57:06 阅读:7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张文质 ,作者张文质
很多教师,是带着一种恐惧感来面对写作的。有教师甚至说:宁愿去讲课,也不愿去写作。我认为,既然你能把课讲得那么好,文章怎么可能会写得不好呢?你讲得就比很多人写得还要好啊。讲得好的人一定可以写得好,写得好的人,也有能力讲得好,讲和写紧密相关,二者是互动的。
让你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绝大多数人的内心,都存在着某种很隐秘的、持久的、顽固的对写作的畏惧。所以,我建议每个对写作有恐惧的人都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让你最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在童年的时候,写作上没有得到过鼓励。在我们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时,最需要得到的就是鼓励,但是有的人从来没有得到过,甚至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件事上被人肯定过。事实上,在小时候,一个人写作的蹒跚起步会受到成人特别是老师评价的影响。他对写作的喜爱可能源于此,也可能是一些反向原因导致他对写作产生恐惧,进而因为恐惧开始讨厌写作,接着因为讨厌写作影响到语文的整体成绩。长此以往,有些人会出现严重的偏科。总的来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学语文时遭受了很多打击,那么这对他后来个人的语言发展,以及学科选择都会有很深刻的影响,当然,对他以后个人职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害怕自己写的东西没人看。这种心态导致的糟糕情况就是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写作的自觉性不够。写作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感。比如要跟大家表达某种情感,要跟大家讲述某些故事,要与人分享自己的领悟、思考,等等,目标感很强,这是教育写作自觉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写作者有很强烈的表达渴望。
二是有很强的作品意识。在写作中,作者有时候表达的是某种独特性观点,有时候表达的是某种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更为丰富、全面的艺术性理解力,内容上会有一定的艺术追求,作者对写作本身有自觉的高层次作品追求。
三是有很强的分享意识。要达到写作的自觉,还要具有特别强烈的与人分享的意识,这样才会主动去写,坚持去写。
即便是一个人成名、成家了,跟人分享也是很重要的。我的好友北岛,每天他的公众号一更新完,他就会主动推送给所有的朋友。有时候半夜我还会收到北岛的微信推文。像他这么有名的诗人、作家,还会坚持用手动的方式把自己的新作品推送给朋友,这就是分享的自觉———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更多人读,希望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把一些东西从自己的大脑里过滤掉,比如说怕被人嘲笑,怕被人说自己很功利,怕被人说自己的作品毫无价值,怕被人说自己是在做一些低层次的事情。把这些东西都抛之脑后,重新回归为纯粹的写作者,努力去写,要写出自己的特点,主动跟人分享———不是怕人看,而是怕没人看。
上帝给我们的每一次机会都值得珍惜,因为上帝不是把机会给了所有人。有一些天分是属于某一类人的,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每一次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有时候机会来了,自己没看到;有时候明明看到了,却不珍惜;有时候则是自己虽意识到了,但没有努力地付诸行动。所以,很多时候,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要有放手一搏的动力。
不妨从记流水账开始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肚子里是有东西的,但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写了一些东西出来,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就像是在记流水账。
其实记流水账也是很好的写写作作方方式式,,我我们们不不要要轻轻易易否否定定它。
很多文章都是从记流水账开始的,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练笔方法。我的有些朋友用写小字条的方式练笔。我还写了一本书叫《小事物的教育学》,是典型的流水账式写作。
如果要破除写作的恐惧,第一步,就是动手写,要学会没话找话。写文章不是非要等到有灵感才写,鲁迅先生也说过要“硬写”———实在写不出来也要硬着头皮去写,没话找话写,没事找事写。总之,要把写作当成任务,每天给自己规定字数,努力完成。
写作有时候就像钉钉子,在钉之前,任何人都会想到———在钉的过程中如果锤子砸在手上会很痛。那我们就永远不去钉它了吗?如果你想钉好钉子,有点小小的困难还是要克服的,要下决心把钉子钉好,下决心进行写作也一样。
其实,很多人迟迟不动手是因为心里没底,感到恐惧,但唯有去做,才能最终做到游刃有余。
心里最大的没底是什么呢?是有时候我们感觉找不到素材,不知道写什么。其实,找不到素材,就是因为你书读得太少,文章写得太少。如果书读得多,即便自己没头绪也能模仿着写出好的文字,古人不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其实,任何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都会经历可以称之为“刻意模模仿仿””的的阶阶段段。。
说起“刻意模仿”,从字面上看大家就能明白,它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也需要写作者非常用心且有耐心地去模仿。不要小看模仿,“刻意模仿”真的需要你苦心孤诣地去训练。
总之,我们之所以对写作充满恐惧,无非因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童年的时候在写作上缺乏鼓励,受到过伤害,丧失了对写作的信心,所以对写作充满恐惧。这个是影响写作的最大因素: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没有得到积极的帮助,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阻碍我们写作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二是我们受到的关于写作的训练太少,尤其是有目的的写作不够多,练笔的时间严重不足。这方面如果欠缺,会直接影响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
三是我们内心藏着的“小的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情感,比如说害怕被人看,害怕得不到认可,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导致写出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及时与他人分享,尽管其中有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有比较精彩的作品。其实,分享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促进写作的方式,缺少分享,你就无法得到应有的、积极的鼓励。
如果想办法把这三类问题都解决掉,我们就能真正地破除对写作的恐惧,每个人都能做到妙笔生花。
(作者系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家庭教育专家)
声明:本文刊发于《小学教学》(语文版)2020年第3期
转自:“小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