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促交流,携手共成长 ——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宜山镇第三小学、马站蒲城学校教共体线下教研活动
2023/7/17 17:29:39 阅读:79 发布者:
送教促交流
携手共成长
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宜山镇第三小学、马站蒲城学校教共体线下教研活动
细雨绵绵,微风浅奏。为推进县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助推教育共富,5月24日宜山镇第三小学承办了以“送教促交流,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教共体送教下乡活动,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朱坤畅校长及马站蒲城学校的张金星校长携学校的教研团队,齐聚一堂,共话教研促提升。
校园参观
一行人在宜山三小吴志仲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多彩蔬院”和校园,从一块块承载希望的农地里看出该校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随处可见的学生书画作品,展现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活动由宜山镇第三小学的陈晴晴老师主持,首先是吴校长致开场词。吴校长对本次活动的主旨进行了阐述,在感谢之余简要介绍了该校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变迁,着重强调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童年,让每一个老师拥有更多幸福的可能”的办学理念,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了该校特有的“多彩”校园文化体系。
课堂展示
接着是课堂展示活动,分别由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的张铭老师和杨子涵老师执教。
张铭
《比较不同的土壤》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携宜山三小的四(2)班学生带来科学课《比较不同的土壤》。张老师精心编排了教学内容,设计“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驱动性任务——选择合适的土壤种植西瓜,激发学生探究土壤的热情,通过递进式的探究活动建构科学观念,创设多样的学习支架发展科学思维,精准把握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逻辑。最后首尾呼应,巧妙联结了两校特有的“向阳农场”和“多彩蔬院”,让知识回归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杨子涵
《How many?pep2 u6 a Let's learn》
其次由杨老师携宜山三小的三(4)班学生带来英语课《How many?pep2 u6 a Let's learn》。杨老师的课堂富有激情与活力,依托情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鼓励学生通过手势、拼读、对话和chant等方式习得新知,让学生结合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杨老师的教学设计返璞归真,回归课本,着重抓基础、重运用,充分运用了课本资源,难度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积极开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课后交流
在随后的课后交流中,两校校长及听课的与会老师各抒己见,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例展示做了精彩的解读和点评。
实验二小的朱坤畅校长充分肯定了科学课教学设计理念的创新性、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同时也指出该课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在于探索过程的优化。就英语课而言,朱校长对教师的教态、课堂文化呈现、单词分解式教学等均予以认可,并对后续课程提出了进一步的期许——尽量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由扶到放。最后还高度赞扬了该校的校园文化、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及精神面貌。
马站蒲城学校的张金星校长敏锐感知、精准把控,从学生的角度着手,指出科学课的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的口语表达充分彰显了孩子的习得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中均能反映两堂课的成功。最后还充分肯定了学校管理层的专业能力、文化布置的有效性。
宜山三小的郭珊拉老师主要从“情境创设、探究活动、教师素质”这三个方面对第一堂科学课展开了细致的点评。其中探究活动着重强调了该课的科学思维,其一在于对观察活动的研讨——从简到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到教师给予的增量,符合教学逻辑;其二在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架、优化实验材料来辅助教学;其三在于探究过程的有序性,巧妙提高了课堂效率。
马站蒲城学校的林秋宝老师结合教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疑惑,并肯定了整堂科学课的呈现效果,着重强调重构实验顺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符合从宏观的现象观察到微观的原理解释这一教学逻辑,这一举措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本无火,互击而闪灵光”。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团队的集思广益。教共体送教下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三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一线教师间的教学互助提供了有效途径。此次活动是在专业引领下的一次有益探索,增进了三校师生的深厚情谊,切实将“共研共学共成长”落到实处。今后三校必将继续结伴而行,学思共研,共享互补,携手成长!
转自:“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