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慧教育&研】以课促研展风采 学而论道行致远——记“启航杯”语文学科展示课暨多文本教学观摩课活动
2023/7/5 15:56:18 阅读:148 发布者:
感春风拂面,沐杨柳依依,携教学初心,听书声朗朗,探语研智慧。为助力语文教师展现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为语文教师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护航路小学语文教研组于4月19日开展了第二届“启航杯”展示课暨多文本教学观摩课活动。
刘盼盼老师的《多文本阅读——播下诚信的种子》由三篇文本组成,分别是《我不能失信》、《谎言会发芽》、《谁打碎了花瓶》,每一篇都包含一则与诚信相关的小故事。
课堂一开始刘老师用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导入精彩的多文本阅读课堂,并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要求。随后刘老师以诚信的好品质为主线,利用阅读任务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在本节课中不仅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刘老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分享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十分有说服力,在课堂的最后还让学生讲了学习收获,很好地完成了本课时“能体会到诚信可贵”的课时目标。
丛玉娜老师精准把握第五单元“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语文要素,讲了一节精彩的习作课《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通过现场实验,丰富了学生体验。借助图表记录实验,引导孩子运用连接词将实验过程“有序”写出,鼓励孩子在习作中“言之有我”,融入自己: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发现等。进而孩子能“眼里有物”、“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王婧老师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以绘本故事《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自我介绍时要注意什么;随后深入“启悦”课堂模式,合理运用“互学”让孩子们在自由讨论中模拟各种场景,并进行表演;最后的“演一演”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检查了孩子们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孩子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所学、有所获。
禹金业老师的《动物儿歌》,利用动物叫声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借助
直观性识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并且在整个课堂中穿插了“小老师领读”、“互读”、“开小火车”等多种读的方式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小青蛙》时,使学生总结出形声字的规律,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运用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随后小组讨论识字方法进一步扎实认字。其次本篇课文是以韵文为主,禹老师则利用各种配乐,带领孩子们做动作读课文,更加活泼有趣,易读易懂易记,从而使整个课堂“热闹”而有序。
郭芳芳老师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以故事主要人物作为题目,充分激发了同学们阅读和表达的欲望。在郭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准确地梳理出了顾客和裁缝在几天时间内的不同要求和表现,并借助
和表格掌握了复述故事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生动有序地复述了故事,还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慢条斯理的裁缝和火急火燎的顾客。课堂气氛在一次次的复述和表演中达到高潮,学生对多文本阅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王霖杰老师的《整本书共读——鲁滨逊漂流记》,用自己独特的游戏方法,展开了《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师语言凝结简练,环节严谨紧凑、新颖有趣 ,引导学生观察图书封面,请学生介绍作者,复习学过的课文中的故事梗概,分小组讨论自己喜欢故事中体现的任务品质,展示并说明理由,最后分享自己做的故事图和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师生互动默契。学生参与性强,通过本节导读课的学习了解到了读书的方法,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深层次阅读的兴趣。
在评课环节,我们的五位评委老师就以上六节课例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分别从我们做课老师的板书呈现、教学设计、课堂用语、课件准备、课前磨课等多角度进行了评价,即肯定了每节课例的优点,又提出了中肯实在的教学建议。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畅谈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也为老师们的启悦课堂教学模式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更让语文课堂的智慧之花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转自:“港区护航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