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不停 思维不止——北斗小学科学视导研讨活动(三一〇)
2023/6/21 9:28:59 阅读:108 发布者:
教研不停 思维不止
北斗小学科学视导研讨活动
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深入推进新课标理念,深圳市北斗小学文锦教学点于2023年6月13日举行教研员进校视导活动,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谭振兴老师莅临指导,北斗小学副校长佘绍扬、科学分管主任黄培辉老师带领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共同参与了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展示活动、评课。
01
同课异构《岩石,土壤和我们》
北斗小学文锦校区的梅津老师带来了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岩石、土壤和我们》。
作为第三单元的总结课,课前梅老师根据本课内容,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岩石和矿物用途资料,并进行梳理汇总,同时精心设计学习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岩石、矿物和土壤的关系以及岩石、土壤和矿物的用途。
课中,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表演、学生汇报等活动完成学习单,并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最后,布置调查身边土壤污染及保护措施小报告,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树立“爱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
梅津老师的科学课堂
第二节课在四(11)班教室,黄钰玲老师执教第三单元的总结课《岩石、土壤和我们》。黄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个课堂环节,以“创设情景、激发认知”,“思维交互,梳理关联”,“汇报研讨,拓展应用”,“角色扮演,浸润体验”和“聚焦现状,提升意识”五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思路。本课的开始,引入《小石头探险之旅》,创设奇妙的冒险情境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中,先通过对本单元已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构建岩石、矿物与土壤三者之间的框架。再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和探讨,在小组合作完成气泡图的过程中,对有岩石和土壤的用途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通过让学生调查当地土壤被污染和浪费的情况,完成调查小报告,增强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拓宽学习的途径,乐于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最终了解岩石和土壤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的意义。
黄钰玲老师的科学课堂
02
视导点思维,评课促成长
两节课后,谭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肯定了两位老师在备课,上课环节的专业性,特别表扬梅津老师课堂管理能力较强,黄钰玲老师善于把握本课的重难点,两位老师的课堂章法有序,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谭老师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点评,也提出了几点宝贵建议:
科学课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谭老师指出,新课标中要求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在探究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态度。”不提倡在科学课堂中用读读背背的方式进行教学。
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科学概念的生成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巡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效的突破。
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实验和讨论:切勿让科学课堂像“菜市场”一样热闹,而是能呈现“玩中学”的效果。
最后,谭老师对北斗科学团队的老师们给予了高度期望,并对科组提出了几点要求:
组织好科学科组成员,全力开展“常规+特色”的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日常收集科组的教学成果,形成一套科组的上课模式,打造科学品牌课堂。
谭振兴老师给予老师们宝贵建议
03
结语
本次北斗小学科学教学视导活动进行顺利。谭老师对我校科学科组日常教育教研提出了宝贵意见,为北斗科学教师团队起到了重要指导性作用。我校科学科组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以研促教,不断创新、反思与改进,携手同行,争取更大的进步。
转自:“格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