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杭州:聚焦项目实践 撬动教学变革——记2023年杭州市STEAM教育研讨活动暨第一批种子教师培训活动
2023/6/19 16:58:20 阅读:97 发布者:
5月24日,杭州市STEAM教育研讨活动暨第一批种子教师培训活动在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STEAM教育为切入点探索科技创新教育,推动了以项目学习为重点的学习变革实践。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STEAM项目学习、精准教学教研员、办公室副主任萧琪,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书记、主任沈朝晖,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方亚琴,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杨春晖,杭州市各地教研专家,杭州市第一批STEAM种子教师培训班成员,种子学校代表和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杭州市文新小学副校长吕霞老师主持。
副校长吕霞
杭州市文新小学
领导致辞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沈朝晖主任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沈朝晖主任为本次活动致辞。沈主任指出STEAM教育的要义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六大解放”非常接近,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沈主任还介绍了萧山区STEAM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区域深化研究的方向。
校长发言
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李国芳校长
课堂展示
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的吴弘媛老师带领206班的同学进行了《制作磁力小车》的微项目实践。吴老师通过“磁力小车我能做”、“磁力小车我能动”、“磁力小车动得直”三个挑战任务让学生经历了微项目学习的明确项目任务、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优化迭代、项目展示等流程,让学生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核心概念真正地学以致用。
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的蒋青青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我用编程画窗花》的微项目实践。蒋老师设置了借助scratch编程设计教室窗花图案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支架中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进行图形拆解、创意发散,以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设计并制作出五颜六色的创意窗花,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于实际生活、呈现思维创意的独特魅力。
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金蕾红老师带领404班学生进行了《制作钟摆》的微项目实践。金老师通过创设为奶奶摔坏的摆钟重新安装一个摆的真实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问题。入项阶段,金老师通过制作一个任意摆绳长度的摆的任务,帮助学生温故摆的相关知识。随后,将各组制作的摆进行磁贴展示,构建摆绳长度与摆动次数关系的实物模型,为学生完成项目建构有效的思维模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模型制作符合标准的摆。紧接着学生在评价量表指引下,设计多样化的调试方案,在自评、互评中完成项目任务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最后,在让学生将自制摆安装到老奶奶的摆钟内时,学生又遇到了自制摆由于摆绳太长而无法安装的新问题。本节课以问题开始,又以问题结束,为孩子们播下了继续探究的种子。
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的张滔老师带领405班的学生进行了《小小菜园规划师》的微项目实践。张老师安排了“课前实际调研、观察阳台区域特性、绘制菜园设计图、分享设计亮点与建议、师生共同绘制菜园规划图”五个环节,在真实情景下,以“作为设计师,我们要如何充分利用阳台空间,设计一个植物布局合理的菜园”为驱动性问题展开探究。在项目实践过程通过创设植物图册、贴纸以及评价量表等多个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多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了一幅菜园规划图,呈交学校审核,为孩子们后期的种植课程铺设期待,形成可以持续操作的项目课程。
萧山区闻堰小学的凌华华老师带领406班的学生进行了《我们的身体》的微项目实践。凌老师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健康的前概念认知,引发对健康的总体关注;借助“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健康咨询师?”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健康评估报告,进行健康评估会考核;再开展招募会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理性思维;最后,请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的内容,继续改进健康评估报告,在学习中不断地反思。
观课互动
第一批steam种子教师
杭州市第一批steam种子教师培训班成员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对所在小组的课做了项目设计理念的分享、项目实践的优缺点分享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深度思考。
专家点评
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方亚琴老师
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方亚琴老师作了《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评析》的观点报告。方老师对标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制作磁力小车》、《制作钟摆》和《我们的身体》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方老师指出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做到以下三点:1.基于儿童立场,理趣融合;2.聚焦核心概念,将核心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3.重视支架设计,暴露学生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加工、深度思维和学习表达。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杨春晖老师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杨春晖老师作了《项目化:学习变革助力器》的观点报告。杨老师分别从项目研究的意义、学习支架的设计、评价量表的设计、项目化学习中群体合作学习与个体独立学习的兼顾等角度对《我用编程画窗花》、《小小菜园规划师》和《我们的身体》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
结业仪式
萧琪老师为杭州市第一批STEAM种子教师培训班学员和执教老师颁发结业证书和授课证书。
颁发证书
专家引领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STEAM项目学习、
精准教学教研员萧琪老师
在活动总结阶段,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STEAM项目学习、精准教学教研员萧琪老师用“变化”“创新”和“希望”三个关键词回顾了培训班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同时,萧老师也提出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体验,在体验中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反思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批判与质疑、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与比较等高阶思维。
一天的活动充实又美好。激烈的思维碰撞,前瞻的理念引领,让我们对项目化实践有了深度的学习。相信项目化学习必将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精准发力。
来源:杭州教研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