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 | 杭州余杭:有效复习让学习再次生长——余杭区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四年级有效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2023/6/19 16:57:27 阅读:73 发布者:
有效复习
让学习再次生长
教学研讨活动
教学和评价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为提高我区青年教师的命题、评价、复习教学能力,6月7日,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举办了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有效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在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胡国伟老师的带领下,余杭区四十多位四年级科学教师齐聚彭公小学,共同探讨四年级下册的复习策略。
Part1单元课堂展示
彭公小学吴泽平老师执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课,吴老师从本单元对应的大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统摄单元复习教学,以真实问题“我们的凤仙花是怎么来的?”为引,以凤仙花的一生为线,串联起植物“种子、根、茎、叶、花和果实”六大器官的科学概念,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构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在课堂中渗透“现象-证据-推理-结论”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舟枕小学叶祺老师执教第二单元《电路》的复习课,叶老师以卡通视频“开关到底该怎么装才方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回忆所学知识,利用电路检测器探究双控开关内部的连接情况,画电路连接图,模拟安装、实现双控开关控制小灯泡的过程。学生在质疑、思考、推理和实践中回顾了本单元的概念,并能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
太炎小学谢静雯老师执教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复习课,谢老师以“小石头的故事”导入,带领学生沿着小石头浪迹天涯的足迹去看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学生利用所学方法(感官和工具)帮助不知名的小石头找到了名称,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了土壤的特点、分类、应用,有效建构了岩石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整节课下来,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和连贯,关注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Part2 单元概念梳理
精彩的课堂结束后,余杭区的三位骨干教师带来了三个单元的概念梳理及典型题目分析讲座。首先,良渚实验学校翁钊晔老师从教材单元课程目标、教材单元内容、教材课例解析和例题解析四个板块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行了概念梳理。其次,七贤小学的叶丹君老师从新课标对比新旧教材、《电路》知识梳理和常见题型、错题集合三个方面阐述了第二单元《电路》的核心逻辑。最后,长乐小学的王亚儿老师从课标的学业要求、单元核心概念、单元思维导图、重点实验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岩石与土壤》单元的整体认识。三位老师都结合案例、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复习教学经验。
Part3 专业引领
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小学科学教研员胡国伟老师从习总书记今年六一儿童节慰问北京育英学校听科学课出发,讲述了党中央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及关怀,我们一线的科学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胡老师对上午的三节单元复习课和三个复习讲座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科学观念、科学态度、探究实践和科学态度四个维度对上午的三节课进行了剖析,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深入浅出地传授复习的策略和技巧。
三节不寻常的复习课,三个有经验积淀的复习策略分享讲座和教研员的专业引领,给我区四年级的科学教师带来了有效复习的理论、策略和案例。相信在这样持续的教研活动下,每位余杭小学科学教师都会有所得、有所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推动余杭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余杭小学科学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