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读书丰底蕴 交流促提升 ——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英语教研组读书交流活动
2023/6/14 14:05:38 阅读:80 发布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备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是促使教师成长的专业途径,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近日,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英语组举行了读书沙龙分享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读书交流体会的平台。
一个人读书,不如一群人思想的碰撞,西校区英语组全体青年教师围绕本次阅读书目《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积极分享自己所读、所思、所悟。她们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在分享中迸发智慧。
教研组长赵群老师对“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很有感触,想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前期做一些铺垫,这些铺垫的内容能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关联起来的。由于学生们的背景知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还需要用多种方法来预备与激活学生的先期知识,可以用提问和讨论来激活先期知识。
许秋文老师认为积极的课堂文化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进步,也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邵梦秋老师从课前预习等多方面分享,她认为需要预先评估自己和学生已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从已知知识或最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这将有助于我们适时且适度调整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马璐老师认为我们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除了策略外,还要用心去关爱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进行教育,用心感受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去发现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还有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幽默感,来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消除 学生的疲劳和紧张,活跃课堂气氛。
刘君老师认为每一名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都有着不同的基础与经验,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激活学生的前期知识与生活经历,以便新的知识可以与每位学生现有的背景知识连结,这便是深度学习路线的第四个步骤。在学生就某一主题激活了自己的神经元网络结构之后,教师是时候帮助他们获取新的相关信息。由于每一个大脑以不同的方式接收信息,所以在获取新知识这一步,教师必须考虑大脑可能获取信息的途径的多样性。深度加工知识环节涉及四大领域,分别是:为觉知而加工;为分析和综合而加工;为应用而加工;为同化而加工。深度学习路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数据表明没有反馈学生是不可能获得抽象的复杂认知技能的。反馈是优质课堂活动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当学生正在做事时,他们就能够看到、听到、体验到所做事情的结果。
活动最后,教学科研处副主任曹淑萍对大家的分享交流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她希望全体英语老师都能够静下心来,潜心阅读,用心教育,以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专业的职业素养投入到今后的教育工作中。
学然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与书籍携手同行,相信西校区的所有英语教师都能在书海中开启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也期待着每一位老师带着一路书香遇见最美的自己。
转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