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八)
2023/5/31 11:26:41 阅读:80 发布者:
悦读时光
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
理解一门学科的真正意义,绝不仅仅是积累信息或解决代表性的问题而已。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已经无法在单独的某个学科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相反,只有靠跨学科的对话,才能获得解答。
在当时看来波兹曼的想法就是这样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他几乎颠覆了整个传统教育的模式。但在如今,2022版新课标所提出的跨学科主题教育、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等等不正契合了戴维珀金斯所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单元体系。这种单元体系或者有助于在广泛的分类中鉴别值得学习的知识;或者能够指明学习者即将接触的内容;或者可以突破学年的界限,跨学年地组织教育活动;或者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盟。
什么是新的单元体系?
在戴维珀金斯看来,任何新的单元体系都需要考虑可能对教育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它或者有助于在广泛的分类中鉴别值得学习的知识;或者能够指明学习者即将接触的内容;或者可以突破学年的界限,跨学年地组织教育活动;或者将在社区内、地区内、国内实现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联盟,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搬家或转学而被迫面对彻底不同的学习环境。
就如这些戴维珀金斯所提出的贡献,我们只能在探索新的单元体系中找到一些标准和条件,将“较好的”单元体系与“较差的”区分开来,而不能指望找到一种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唯一答案。
更新传统学科的知识内容,建构新交叉学科
在学术研究的世界中,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在教学中也加入了很多有价值的新发现,其中最明显的是美国教育界推进的“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计划”,虽然这暂时限于英语语言文学和数学两个学科,但是很多教育者也在尝试将标准运用到不同的学科中。随着知识内容的更新以及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的学科门类受到欢迎,例如心理与社会科学、行为经济学、哲学等等。
知识越来越多,选择不可避免,教育者在充分考虑生活意义的前提下,理智地做出选择。我想一个人如果过早地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也是扎入到某一个学科的兔子洞里面去,他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很窄。我们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扎实而灵活地理解基础知识。以数学而言,学生在学习中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促进个人智力发展。
将各学科融入到广泛的主题中
戴维铂金斯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交叉主题的优点:它往往具有真实而有趣的特性。教育是能够为学习者将来的生活提供信息、注入活力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者就必须在各学科与人们所接触的真实世界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校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以数学中的“曹冲称象”一题为例,虽然在数学上是通过曹冲称象这一具体情境认识物体的质量,感悟质量的度量方法,掌握度量单位的换算。这一主题活动的展开不仅需要数学上的物体质量以及质量单位换算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语文中对此成语故事的理解:“为什么在古代大象的体重难称量?”、“寓言故事中是怎样进行称量的?”;此外,对于称量还需要认识各种各样的秤,制作简易天平就需要运用到科学上的知识。这一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数学的学习,更是将各学科融合到一起。
跨学科单元体系为教育注入活力
跨学科的单元体系都具有十分清晰的精神本质,它们旨在通过具有生活价值的、能够为生活做好准备的学习来为传统学校教育注人新的活力,而这类学习并不会在传统学科、尤其是传统教学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如戴维珀金斯所举的例子:在学习“能源”单元时,学生可以探究各种能源的自然性质、形态和转化过程及测量(物理、数学、工程);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及其限制(石油、风能、太阳能);能源生产和消耗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能源大国、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的历史转变),等等。
建立更好的单元体系
现在,关于如何设置课程的讨论中充满了丰富的选择,这里戴维珀金斯也总结出一些原则:不同形式的常见学科非常重要、更新学科、重构学科、交叉主题。这些原则为广泛的多元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提出了有待选择的基础框架。
建构跨学年的单元教育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平衡基本的结构。顶层的单元体系可以是:精心挑选的学科内容下穿括着各类交叉主题;或者,一系列交叉主题中蕴含着学科学习,又或者,基于学科的课程或单元与基于交叉主题的课程或单元平行存在等各种形态。
分享者:金锡佳
单元体系有好有坏,没有最完美的。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勇于探索适合班级学生的独特的体系,发现问题并修订完善,创造出更重要、更稳定、对学习者将来的生活更有好处的教育。
转自:“常熟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