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伴多彩童年,研多维课堂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开展“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2023/5/31 10:52:41 阅读:81 发布者:
万物并荣夏初长,风华渐浓树成荫。为深入学习贯彻新课标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提升青年教师技能,构建高效课堂,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同伴合作课”研讨活动。
本次“同伴合作课”研讨的课题是《肥皂泡》,由庄瑩栅老师和陈红红老师携手完成第一、二课时的教学。
一课多研出实效,同伴互助促提升
《肥皂泡》是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的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特殊时期,他们正在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肥皂泡》这篇文章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超越了他们的日常经验,讲述了老一辈人童年的有趣故事。因此,在备课和教学设计过程中,两位老师从童真童趣的角度出发,合作打造了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之美的同时,也注重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体验。
通过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课堂反馈,两位老师共创童趣情境,以课为本,以生情为引,深入思考研究,让课堂落到实效,且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知”入课添期待,趣“吹”泡泡话表达
庄瑩栅老师执教《肥皂泡》第一课时,利用一则“趣味泡泡,快乐传播”的通知,激发学生对吹泡泡的向往,创设一个快乐自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教学中,庄瑩栅老师利用预学单和课堂学习单互为补充,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弄清“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看肥皂泡——由肥皂泡引发的想象”的写作顺序,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为了让学生感受泡泡之美,享受吹泡泡的乐趣,整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到梦幻般的泡泡世界;运用不同年代的实物工具进行吹泡泡演示,把学生从对文本的想象拉进现实生活情境中,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冰心的情感和体验。
最后,通过小练笔,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得到了交融,更好地掌握与尝试运用文章的多种写作方法,学生读写结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多种方法解词句,亲历学习品童趣
陈红红老师在第二课时中始终围绕着“最爱”这一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感悟语句中的形象和意蕴。最后,在小组汇报和师生交流中产生许多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感受冰心奶奶童年时对泡泡的喜爱,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
教学中,陈红红老师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地想象、思考和表达。她因势利导,穿针引线,点拨开窍,课堂就像那轻清脆丽的小球一样,因为自由而快乐、温暖。在学生的课堂作业单中,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使泡泡飞到各种神奇的地方。
通过延续“收集能量泡泡”的趣味情境,集齐本篇课文中所有的“知识能力泡泡”,即可收到“趣吹泡泡”活动邀请函。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体验——真吹泡泡。学生贴近生活场景,对生活进行体验和观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架构起文本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语文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学会用语文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激荡思维泛涟漪,研讨相击生灵光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三、四年级联研活动中,两个年段的语文老师们观摩了此次“同伴合作课”后,以“学习单的有效设计和运用”为切入点展开了研讨。全员卷入、深度参与的教研氛围,让上课教师以及观课教师,都进行了思维风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相信在这样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探索反思的互动氛围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
转自:“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