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淮安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开展数学大教研活动
2023/5/31 10:33:37 阅读:85 发布者:
聚焦核心素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淮安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开展数学大教研活动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在这草木峥嵘,繁花盛开的美好时刻,淮安市实验小学所有数学老师相聚在一起,开展“聚焦核心素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数学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一年级数学组承办,分为课例观摩、主题讲座、互动交流三个环节。
首先是课例观摩环节,由杨姗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进位)》。
杨老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原本容易使人产生枯燥的计算课,在杨老师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接下来,张超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以“运算一致性的理解与实践”为主题的微讲座。张老师指出,感悟运算的一致性是课标的要求,是一种主张。课标给出了蓝图与目标,但是没有给出路径。它能否实现?如何实现?需要实践与探索,需要总结与提炼。她认为,数的运算应以“计数单位”为核心概念建立知识的“承重墙”,打通知识之间的“隔断墙”,让学生感悟到运算的联系,突出对运算本质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整体把握结构、找准知识生长、强化对比勾联和建立模型意识中建构大单元的统整思想,打通关联的一致性。经历运算意义、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实现算理贯通、算法统整,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互动交流环节中,孙斯老师认为,本节课呈现了低年级课堂的趣味性,突破了计算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
张文奎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计算不但要掌握好算法,更要理解算理,并且通过适当的计算练习,提高运算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数感。课堂上,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方式,充分理解了算理。张政等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交流,让教研真正发挥了促进教师成长的桥梁作用。
最后,老师们还就“列竖式计算时,能否先从高位算起?是否必须得先从个位算起?”“学生什么情况下产生从个位算起的需求?”“学生在竖式中表示进位的多样表达和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将本次的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打开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还在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
转自:“淮安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