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乘“研”之风 展“数”之美——福州市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研讨活动

2023/5/25 17:05:14  阅读:81 发布者:

“研”之风 展“数”之美

2023516日下午,鼓楼第二实验小学(铜盘中心小学)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由五年级曾海燕老师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曾老师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课始,曾老师通过吃饼这一生活中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营造了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也在复习分数的意义中引入猜测,通过习旧引新,承前启后,为本堂课的正式开始打下了夯实基础,同时让孩子们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课上,曾老师围绕“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既然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课上,曾老师还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一种基本的运算图式也得以主动建构,学生体验到了初步的算理。

整节课,做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最后,老师们坐在一起对本堂课进行了研讨交流:

一年段:曾老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并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有效途径。为课堂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又为学生探究新的数学知识激发了欲望。

二年段:整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整个课堂上,普遍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年段:这节课重点把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教学,以此来类推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教学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推理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过程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四年段:自主探究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曾老师通过创设吃饼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五年段: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学生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探究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年段:本节课,曾老师把多媒体与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较抽象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变得形象,让学生有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对新知的掌握就较容易,学得很轻松、愉快。

林瑜校长:五年级是分数的再认识。三年级时学生是通过身边生活经验和操作活动,抽象出“分数”,而五年级,则对分数“概念化”。先是分数的产生(测量、分物、计算的需要),再是分数的意义,本节课应该更加注重分数的意义,要多从分数的意义这个角度去认识和学习,并概括和总结,使知识“概念化”。在后续分数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应逐步脱离那些表象,而是运用数学概念去思考。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授课老师的智慧得到彰显,各位教师的想法得到了交流,教研活动的成果得到了认可,让我们一起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转自:“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