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在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调研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2023/5/25 9:29:10 阅读:72 发布者:
坚持科研兴校
立足教学研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在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调研会上
做典型经验交流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研究型学校建设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2023年5月10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组在朝阳区三里屯幼儿园召开2023年“北京市研究型学校建设项目调研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副校长和学校科研主任、课程研究院副主任崔桂静参加会议。崔桂静主任代表学校在大会上做《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型学校建设实践》交流发言。
崔桂静主任代表学校在大会上做
《核心素养视域下研究型学校建设实践》交流发言
学校基于“润养会思想的卓越行动者”育人目标,坚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研究型学校建设,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通过实施“规范自觉、和谐活力”润泽管理,探索研究型学校治理体制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为育人方式变革提供动力。通过探索“重思强辩、充满灵性”思考力课堂建设,撬动学校整体育人路径变革,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以“贵品渊知、卓能强体”为课程目标,进行润泽课程建设,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同时通过研究型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教研相长、深思力行”研究型教师队伍,为研究型学校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培养出大批博雅睿智、志远笃行、善于思考的润泽学子。
教师读书交流
教师研究交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拱雪主任、汪志广老师对学校研究型学校建设汇报给予指导。拱雪主任认为学校研究体系健全,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成效显著,“思考力课堂”建设极具研究特色。汪志广老师为学校研究型学校建设提出宝贵指导建议,为学校研究发展指明方向。
在科研引航,机制保障等有力举措下,学校形成“重思明辨”研究文化,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每月的“润泽讲坛”、每学期的青年教师说教材活动、每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年会都是推动研究型学校建设的最佳契机。
九年级物理教师毕庆玲研说教材
青年教师刘兆丹在年会论坛上发言
目前,学校共有市级在研课题13个、区级在研课题16个、校级在研课题16个。有80%以上课题研究是有关课堂教学的,比如,围绕《初中课堂开展深度学习的实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科研课题,引导课题组教师们立足课堂教学,通过“课题”过关课、课后集体研讨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并从中推选出课题示范课进行全校展示,让更多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学校迎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科所科研专项调研
学校在研课题统计
再如,《小学数学“对话-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培养小学生自主表达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思考力课堂要素“问”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等,这些课题研究都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极大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学生研讨
数学教师曹雅新在“双减”背景下
“教”与“学”关系的变革——“合作对话”式
课堂教学现场会授课
学校先后承办“新时代学校‘高质量课堂’暨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思考力课堂’建设研讨会”“探究非遗文化 转变学习方式——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课程观摩研讨会”“弘扬传统文化 聚焦核心素养——‘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实践探索市级现场会”等大型现场会,展示推广学校课程建设成果。
刘明成校长作专题分享《“九年一贯”制
学校“思考力课堂”构建与实施》
刘明成校长作专题汇报
《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具有生命力》
刘明成校长作报告《润泽教育:学校育人
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自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评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等20余项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研究会理事长刘玲为学校颁发北京市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实施特色学校奖牌
“思考力课堂”成果获评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入选“2022年课堂改革十大样本”,《“润泽教育”理念下“立德树人”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朝阳区第十八届教育教学年度“成果奖”;共获得北京市课程建设成果奖6项;学校教改成果多次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当代教育家》《现代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学校的社会口碑越来越好,家长满意率都在95%以上。
转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