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立德·小初衔接】聚焦小初衔接,赋能学生成长

2023/4/13 11:10:32  阅读:193 发布者: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更好地落实“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目标,330日上午,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教育集团立德学校、龙鼎实验学校开展了数学学科小初衔接课程系列活动。

01

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龙鼎初中部韩祎老师给六年级学生执教《乘方运算》一课,韩老师从折纸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分层次、分梯度进行引入、变式、发散。课堂结构清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在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小组合作、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课堂进行时

课上,韩老师结合小学阶段所掌握的数系理论,将数的运算进行整合联系,切实帮助学生适应小学向初中的过渡过程,并结合本课核心知识,以“励志公式”的形式渗透德育思想,升华课堂主题,课堂丰富优质高效又充满“数学味”。

02

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小初衔接

高波老师执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三角形”导入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实现小学与初中知识层面的对接,并引导学生从观察、发现三角形的特点逐步过渡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逻辑证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

课堂进行时

教学过程中,高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数学课堂的活力。

03

教研赋能,群力群策

展示课后,立德学校和龙鼎实验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多角度的精彩点评,并就数学学科小初衔接问题展开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侧重感性的发现与猜想,而初中阶段更注重理性的逻辑推理与论证,其二者在抽象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小初的衔接过渡尤为重要。

教研进行时

最后,包利刚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包校长强调,要把握好每节课的原点、起点与目标,在此基础上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此外,包校长指出,应设计好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单”,重视“评价前置、任务前置”,适当进行课时整合,并且特别关注学生小学阶段的运算能力培养,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为之后的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运算基础。

04

促双赢,共发展

“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小初衔接工作的出发点,本次小初衔接研讨活动是集团九年一贯制“启承”衔接系列课程的一次有益探索,在研磨课例的过程中打通小初衔接的壁垒,为数学学科教学研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携手相伴、砥砺前行,共同打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乐园,真正做到小初衔接促双赢,有效对接共发展!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