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研处|研究生院·身边的学术】贵州财经大学2022年研究生校级立项科研课题推介(二)

2023/3/17 15:59:15  阅读:343 发布者:

大数据统计学院

主持人:唐源秀       指导教师:马家丽

团队成员

从左到右依次是:李树鹏、王文杰、陈东云

课题名称

绿色发展如何影响乡村振兴?

课题基本思想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要遵循绿色优先,以绿色发展为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深刻转型的“十四五”时期,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管理学中也提及,当一个积极的因素投入过度将不能带来额外的收益,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课题基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度量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并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求解倒 U 型关系的拐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寻调节二者关系的影响变量。

经济学院

主持人:刘悦     指导教师:李勇刚

团队成员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姚新玲、徐松、吴世杰、谭爽、黄辰潇

课题名称

贵州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多维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在全球发展格局下,低碳经济开始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提高碳生产率和寻求低碳节约的环保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从全省、地级市和产业三个维度分别测度贵州制造业碳生产率,分析其时序演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各个因素对制造业碳生产率影响的内在逻辑,解析影响贵州制造业碳产率提升的各种内外部性因素,进而对高质量发展阶段贵州制造业碳生产率提升的优化路径和政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主持人:陈诗惠     指导教师:丁锐

团队成员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洪御轩、王可欣、梁娟、肖文倩、彭丽娜、邹建

课题名称

贵州省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及预测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如何协调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旨在探究贵州省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网络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基于地级市多年期面板数据,构建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修正引力模型研究二者的协调关系以及核心网络演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未来整体网络的预测,以期为实现贵州省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工商管理学院

主持人:任凤青     指导教师:袁开福

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马翕、吴光强

课题名称

双车型车企积分处置策略选择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在双积分政策下,近几年存在积分盈余的车企比例逐渐增大,将面临盈余积分如何处置的问题。基于此,本课题以同时生产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积分售卖、结转及混合三种策略下的模型,求解不同策略下的最优生产决策,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处置策略对车企利润的影响,为车企提供最优决策指导。

会计学院

  主持人:李婷     指导教师:潘文富

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冯微、汤继莹、罗震、李明山

课题名称

基础设施公募REITs对化解贵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探究

课题基本思想

本课题聚焦贵州省“十四五”金融规划的总体目标,探求基础设施REITs试点的演进规律、特征、效应评价、风险防控、治理优化的内在关系,研究贵州版REITs顶层设计、底层实践之间的有效路径,并且根植中国国情和评估贵州试点成效,探寻推动REITs赋能新兴战略产业,助力“稳投资”“降杠杆”,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出对策建议。以基础设施公募REITs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模式,探究其对于贵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和作用,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有效弥补这一市场的空白。

公共管理学院

   主持人:耿华彩       指导教师:李月

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罗红芬、冯霞、吴重锦

课题名称

典型喀斯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与脆弱性在基础科学研究和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方面都具有世界代表性或范例性。明晰喀斯特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布状况和演变特征,揭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对区域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拓展国际上关于喀斯特地貌景观与生态安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贵州高原典型喀斯特流域—南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流域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以遥感分类提取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手段,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流域进入21世纪以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情况,明晰其时空分布格局与演变趋势。基于当量因子法对流域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与评价,从时间维度和空间视角阐明流域各项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及动态演变过程。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景观转移图谱叠加分析等方法,系统揭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同时提出南明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南明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同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持人:毛昆     指导教师:于伟咏

团队成员

由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王蓉、罗文文、陈悦、周波文、文健穆、刘倩文、田华

课题名称

贵州生猪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生猪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贵州省虽然不是畜牧大省,但生猪产业是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全省畜牧业中最大的产业。发展生猪产业既是贵州经济建设上的需要,同时也是保供给、惠民生、促稳定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而言,贵州省生猪养殖规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哪些因素影响了贵州生猪的规模化发展亟需分析解决。因此本课题通过对贵州省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探讨分析,一方面可以清晰的了解当前贵州生猪规模化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为贵州省生猪产业主管部门在生猪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由当前生猪规模化发展的问题映射到贵州省其它畜牧业之中,为其它类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经验借鉴,对进一步完善贵州省生态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性参考。

信息学院

主持人:傅培旺     指导教师:丁红发

团队成员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唐明丽、田甜、何世云、李芳琼、周可可、程艳琴

课题名称

基于差分隐私的图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模型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图结构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网络等)发布、共享过程中的隐私保护系统会涉及数据持有者、服务提供者、隐私攻击者等主体,他们并非单纯而诚实、亦非完全恶意,因此无法有效保证图数据发布过程的隐私需求,即便满足此需求也会在发布精度等方面存在缺陷。基于此,本课题以差分隐私(Differential Privacy, DP)各项机制为基础,研究基于差分隐私的图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模型。针对传统机制对可信第三方的依赖、噪声处理过大等问题,引入新型机制(Shuffled Differential Privacy, SDP),进一步实现安全且高效的发布。

数统学院

主持人:孔宇萍     指导教师:龙文

团队成员

尚美欣

课题名称

基于stacking模型的心肌梗死并发症预测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心肌梗死是现代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目前全球每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据20217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当中,心血管疾病死亡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所以本课题拟利用心肌梗死患者病史资料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体征,结合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合适心肌梗死并发症的预测模型,以心肌梗死患者的医疗数据作为输入,建立一种性能较好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减少病人看病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提高医疗效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文学院

主持人:张婧莹     指导教师:张武桥

团队成员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荣杨、陈灿、 张睿琦、赵艳聪、林会童、莫浩

课题名称

主体性身体技术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本课题直面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的再生性和持续性问题,认为应积极突破传统外生动力主导机制限制,建立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内生发展的行动主体,重构以身体技术为中介链接多元主体联合参与发展进程,推动内外资源共同合力驱动,形塑乡村文化新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发展建设动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法学院

  主持人:邱罗娇     指导教师:曹务坤

团队成员

从左至右依次为:汪双、段玉清、杨洁芮、赵海莲

课题名称

“软硬法”协同共治贵州乡村基层社会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本课题从预防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以案例结合乡村治理理论研究软法和硬法融合的问题,剖析各种主体多样规范联动治理乡村的过程及其效果,以期探索出与贵州省情相符、可供实践的关于乡村社会治理中软硬法协同共治路径的模式,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提供参考。

外语学院

主持人:杨荣梅     指导教师:任亚运

团队成员

从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魏莎、李婉婷、张建荣、余坚、胡宇晨

课题名称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贵州脱贫攻坚成果对外传播中译英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2020年底,我国实现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使脱贫攻坚事迹能更好地走出国门,为其他国家解决脱贫问题提供可行性经验,本课题以贵州省脱贫攻坚真实事迹和工作经验相关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以外宣翻译为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相关文本进行英译研究,真实传达贵州省脱贫攻坚事迹和重要经验,为国际脱贫事业提供帮助,同时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持人:何沣锦     指导教师:程晨

团队成员

由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程金玉、胡春香、姜梦雪、田欢、涂金芹、王文静、钱聪

课题名称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逻辑及当代价值研究

课题基本思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课题立足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及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学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现状,追本溯源,阐释共同富裕思想在马克思语境中的具体形态,通过以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及价值论为核心的哲学逻辑形式对其进行阐释,力求全面、系统地理清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内在的哲学逻辑,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术立校”办公室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