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该报什么

2023/3/10 10:55:38  阅读:333 发布者:

机会常常伪装成艰辛的劳作,

所以多数人不认识他们。

——安·兰德斯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领域,一般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科学学部)统称为“三大项目”,每年到项目申报季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老师咨询:“三大项目我该报什么”。

我们能报什么——三大项目申报的互斥关系

根据近几年的申报要求,“三大项目”是不能同年兼立的,有的也不能同时申报,可参考图表(表1)了解三大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关系,对号入座选择申报。

1:三大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关系

申报人情况

申报选择

无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1. 只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只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只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4. 兼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不可同题目),且一般不兼立

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一般类的项目都受限制,只能选择报一些没有限制的重大项目。

有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以申报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要注意总数控制和青年项目的限制)

有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 只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只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具体报什么——三大项目申报的比较

(1)项目申报与结项的难易程度

从整体平均立项率上看。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平均立项率最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次之,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立项率最低。

从评审方式上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只有通讯评审。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2轮评审,第1轮是通讯评审、第2轮是会议评审。从申报材料上看,三大项目基本都实现了通过系统提交电子申报书并实施网络评审。

从资助金额上看。资助金额上如表2所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最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次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最低。

2:三大项目的资助情况

项目类型

年度项目

青年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学部)

面上项目50

10万、20万、30

国家社科基金

重点项目35

一般项目20

20

教育部项目

规划项目10

8

从结项要求上看。结合项目管理经验,于文科教师而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应为最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项在整体流程与操作上则最为简捷。

2)客观条件的约束

第一点是身份的条件要求。对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来说,申报人的身份必须是中国国籍,外籍人员不能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籍人员如果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需要申报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向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申领单独的申报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定非受聘于依托单位的境外人员,不能作为无工作单位或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申请人申请各类项目。

第二点是年龄的要求。对于青年项目的年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想要冲击青年项目的教师一定注意好年龄限制,具体年龄要求见表3

3:青年项目的年龄要求

项目类型

青年项目年龄要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男性35周岁以下

女性40周岁以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5周岁以下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40周岁以下

第三点是职称或学位的要求。如表4所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对于职称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有博士学位的话基本都可以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规划项目上对于职称有明确的限制。

4:三大项目的职称或学位要求

项目类型

年度项目

青年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规划项目应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

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

第四点是自身的研究水平与程度。从项目管理者的经验和视角看,三大项目对申报者自身的研究水平与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尤其通过和评审专家的探讨与交流,在项目评审的过程中评审者对前期基础还是较为关注与看重的,前期基础包括的成果、项目等,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申报人是否有完成项目研究的基本能力以及预期成果产出的可行性。

3)项目选题的侧重

围绕项目设立的功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人文社科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研究项目,强调的是其示范引导作用,以及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重要功能的有效发挥,所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设立了选题指南,同时也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则一般不设选题指南,申请人可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自行拟定题目申报。

4)现实的需要与发展规划

这一点要结合申报人获立项目的现实需要进行考虑,如果自身在职称评聘等竞争中无需考量“项目”的指标,那么选择还是比较自由的,报哪种项目全凭个人兴趣爱好。但如果有职称评聘、考核或者评奖等相应的指标要求,那么申报人可以根据个人发展的前景和目标进行项目申报的规划与选择。其次,亦如前文所述,获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后不影响其继续申报另外两类项目,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再次,不同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同,很多学校是将这三种项目分为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两个层次的,申报项目的选择也要结合个人的发展计划和学校评价体系。

通过以上的比较,申报人基本可以确定自己报项目的类型。我们之所以要项目申报,最终的目的无非是想获得立项,而能够获得立项是前期基础、项目选题、项目论证、版面设计、评审偏好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申报人能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做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做好自身研究实力与经验的积淀以及申报书撰写功力的提升。

本文摘自 马赫 编著 《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与管理》——《三大项目的年度项目我该报什么》一节,有删减。

转自:“老踏科研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