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30 14:36:32 阅读:159 发布者:
转自: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由中山先生手创
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中山大学
诚邀海内外英才
齐聚粤港澳大湾区
携手发展,共创辉煌!
期待有志于在高校潜心教书育人
专注学术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
依托中山大学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欢迎海外优秀青年学人
加盟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校简介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建于2003年,以“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为学科定位,形成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意教育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学院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传播者和倡导者;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方向、弘扬社会进步、掌握主流话语权的新闻工作者和传播管理者。学院倡导“实训、实践、实验”教学理念,建设了纪实摄影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交互媒体设计中心等实验室集群,以及谷河青年、公共传播工作室等实践平台,拥有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是广东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本科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两个专业均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级科研机构(省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舆情大数据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1个共建基地(中国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4个广州市基地(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研究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广州电商直播研究院、中山大学城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等智库机构承担重要角色,主要围绕数字新闻业研究、大数据与公共传播、视觉传播与交互设计等跨学科方向开展研究。
申请条件
申请人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计算传播、人机交互、大数据挖掘与处理;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待遇支持
聘任岗位
对于依托我校申报入选的当年新引进人选,实行预聘-长聘制(Tenure Track)管理:
1.一般聘为预聘副教授岗位,特别优秀者可聘为长聘副教授岗位(教授职务),为教研系列岗位专任教师、学术负责人;
2.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前两年提供不少于2-3个博士生招生指标,积极支持招收博士后。
薪酬待遇
1.聘期内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安家费及补贴不低于170万元(含国家配套,不含广东省配套)。
科研经费支持
200-600万元(含国家、广东省及学校配套,不含院系从其他经费中安排的配套)。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福利待遇
1.学校各校区有人才公寓,供教职工租住;
学校各校区均有附属中小学,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依托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2.学院另外提供优渥的岗位绩效。
其他支持条件
1.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空间,能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办公及科研用房条件;
2.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及人力资源管理处、科学研究院等部门为项目申报提供全程专业服务和指导。
(如上述国家、省、市待遇支持政策有调整,将按相应规定执行)
申报方式
有意报名者请于2023年1月16日前将以下材料发至:
zhangjg29@mail.sysu.edu.cn
邮件请注明“海外优青项目”
邮件内容需包括:
1.个人详细简历: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2.其他能够证明学术和教学能力的材料,如学位学历、课程评估、获奖证书等。
联系人:
钟智锦,院长、教授
张津广,院长助理、教授
联系电话:
86-20-39332665
具体申报要求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知为准。
达成申报意向后,我院将由专人负责联系并协助申报。
转自:“新传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