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备战,剑指23丨一场跨学科、跨院校的国自然青基项目交流培训会即将举办
2022/11/21 10:45:50 阅读:475 发布者: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提高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成功率,我校联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宁材所)组织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交流培训。活动邀请了富有经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承担者以及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项目交流培训。
主讲人将结合具体案例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从选题思路、撰写技巧、科学问题凝练、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分享经验,帮助广大青年教师拓展思路,提高命中率。同时,学校和中科院宁材所的科研管理人员还将针对项目申报规则和流程等进行现场答疑。
活动安排
时间:11月18日(周五)下午14:00
形式:线上会议(腾讯会议号:583-918-341)
主办单位:中科院宁材所、北京科技大学
主讲人:
中科院宁材所研究员 谈小建
中科院宁材所研究员 郭 炜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洪吉超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杨小佳
主讲人介绍
谈小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和2013年于武汉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性能热电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宁波市2025重大科技专项等纵向课题。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2年遴选为宁波市领军人才。
郭炜,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氮化物)材料生长、紫外光电子器件、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在内的10余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2019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得了宁波市“3315 创新团队计划”人才称号、浙江省“钱江人才”称号,担任《光子学报》青年编委。
洪吉超,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新能源动力与储能系统集成设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安全控制,在动力电池状态识别、精准预测、故障诊断和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佛山市科技创新产学研项目、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50余篇,TOP期刊收录16篇。荣获中国发明协会2021年度和2022年度发明创新奖一等奖、中国检验检测学会2021年度技术创新应用发展成果奖、2021年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等。
杨小佳,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腐蚀大数据理论及耐蚀新材料研发、腐蚀电化学前沿理论及腐蚀在线监测技术、材料环境腐蚀机理及腐蚀规律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方财政科研基金项目及横向项目3项,参与各类横纵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专利近6项。
转自:“北科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