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高校青椒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撰写7步走

2025/6/3 8:38:13  阅读:54 发布者:

01

申请初始:确立一个主题

首先,是对要写的项目确定一个特定的主题,我的博士论文在一个供应链主题中做了三四个小方向,所以我就想了,用小方向来申请省部级、用大方向来申请国家社科,因此,这几个基金申请下来的,大方向一致,都是多需求类型的供应链问题,但是各个之间都不存在冲突。

因此,我的建议是,对刚毕业进入高校的青椒,最好先写好三两个本子,确定的主题在一个大框架,这样的话,有项目申请发布时,可以及时的应对,而不至于像我一开始写的时候用熬夜加班加点来应对。一个大框架的好处是,当做项目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调整,项目之间有关联性,可以共同推动。

02

撰写过程:选定一个蓝本

不管是申请什么项目,各个基金管理部门都会有他们的格式和申请信息的要求,如果你用一个主题反复去套用,谁要求什么你就重新改一次,这样很是疲于奔命,而且重复度太高也不合适。我采用的一个方法是,按照我自己的思路,按照大部分项目的要求,从背景到研究内容到技术路线到拟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都先写好,特别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我采用了图文并用的方式,这样便于评阅人理解接受、思路和脉络都更清晰。这是从内容的角度。

从格式的角度,在网上去看看小木虫、科学网等等,大量的牛人分享了他们申请成功的申报书,不管是什么学科的,看看体系和内容的梳理,再去找找经济管理、特别是主题接近的来看看,从格式上符合要求。

03

初稿完成:凝练一个题目

初稿完成后,别着急交,一定要看看你写的申请书当中的内容和你当初草拟的题目是否一致,或者说,申请的题目是否得体。一方面,要看题目是否反映了你要申请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也要查阅下往年获批项目的名称,看看他们题目的结构、字数、关键词等等。题目的结构看得出来你对研究的熟悉程度,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写的题目看着就觉得像是散文题目,而字数过长过短都会影响观感,曾经听说过别超过32个字,这也不知道是谁说的了,但是可作参考,而题目中是否有研究的关键词核心词汇,也能间接反映是否把研究的东西概括出来。

04

千锤百炼:求教一些前辈

基金的申请,即是技术活,也是八股文,作为青椒,需要青椒老前辈们,或者已经拿到过对应基金的年轻人,特别是一些老前辈,他们对文字的锤炼、对申报书脉络的把握、对科学问题提炼的理解,都能看不几分钟就可以挑出问题来,内容自然是要自己去弄好,但是比如前三页前三段前三句如何写,是该用排比呢?还是该画下划线呢?还是遣词造句间的搭配呢?有些文笔老辣的老师,那真是厉害,不能不说打心底里佩服。

05

曝光润色:宣传一下自己

现在申请书申报时,不管是实名或者匿名,都要写一下申请人信息,这个部分很重要,要写好自己的经历,要把自己的论文、获奖、参与过的项目等等,都写得很清楚,言下之意就是告诉评阅人,把这个项目批给我吧,以我的经历和实力,我能完成得很好的。

06

查漏补缺:格式一定注意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这个部分的重要性,我想说的是,格式一定特别注意,有位同事教授,今年拿到了国家社科的重点课题,看过他的申报书的人都赞不绝口,短短数页纸,他精雕细琢的把内容写好,把能做表格的都做表格,能画图的都画图,而且申报书全部彩打。看到漂亮的申报书加上翔实充分的内容,这是很重要的。

07

提交之后:抛弃一切负担

提交了之后,不要成天挂念着想着基金到底到哪个环节了会不会被刷会不会上会要不要找熟人打听打听等等,提交了,就放下了,该做啥做啥去,等待着你的或许是惊喜、或许是需要再搏一次,但是不管怎么样,放下这个负担,也许是因为我几次申请都是匆匆忙忙累死累活,所以提交对于我就等于卸货,不再去纠结于它。

项目申请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痛苦的,但是不管怎样,对于进入高校当青椒的我们,这是必经之路,放下才有再担起担子的力气。

转自选题宝院校版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