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8 14:11:20 阅读:88 发布者:
1. 指导思想新增内容
2025年:新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原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仅提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 鼓励研究的重点选题方向扩展与细化
(1)202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24年未明确提及这些具体理论方向)
(2)2025年: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024年仅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但未涵盖整个党史脉络)
(3)2025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数智社会治理、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城市化和城市治理、建设健康中国、人口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边疆治理与边疆史。(2024年仅概括性提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与挑战”,未涉及具体支撑领域)
(4)2025年: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古典学研究、古代文明起源、近代大国崛起、世界现代化历程、世界战争史、殖民史、宗教史和政治思想史、重要区域和国家研究。(2024年未涉及这些具体历史与跨文化研究方向)
(5)2025年:各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概念、命题和理论研究。(2024年仅提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但未强调“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
3.新增选题说明要求
2025年:新增要求“在课题论证材料中首先对选题作出说明,简洁明了地介绍选题所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视角等”,且《选题说明》不超过300字。
2024年:未明确要求选题说明的前置位置和字数限制。
3. 青年项目年龄限制调整
2025年: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4月25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4月25日后出生)。
2024年:男性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5月19日后出生)。女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5月19日后出生)。
2025年变化:出生年份从1989年调整为1990年,同时截止日期提前至4月25日。
4. 申报时间节点调整
网络申报系统开放时间:
2025年:4月15日0时至4月25日17时。
2024年:4月25日0时至5月19日17时。
2025年变化:开放时间提前10天,申报窗口缩短(从25天缩短至11天)。
线上审核截止时间:
2025年:5月8日17时。
2024年:5月27日17时。
2025年变化:提前19天。
纸质材料提交截止时间:
2025年:6月15日。
2024年:6月27日。
2025年变化:提前12天。
5. 申请条件细节调整
2025年: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5年4月25日前)。
2024年: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4年5月19日之前)。
变化:2025年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截止日期提前至4月25日。
6. 项目申报范围扩展
2025年:项目申报范围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3个学科和2个研究领域”。
2024年:仅提及“23个一级学科”。
变化:2025年新增2个研究领域(古典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7. 重复项目申报条款调整
2025年:要求申请人说明所申报项目与已结项的国家级项目的关联和区别(原文:凡在内容上与本人已结项的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关联的)。
2024年:要求说明与在研或已结项项目的关联(原文:凡在内容上与本人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关联的)。
变化:2025年删除“在研项目”的关联说明要求,仅针对已结项项目。
转自壹学者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