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5年国社科活页“选题说明”撰写注意事项

2025/4/1 15:56:30  阅读:116 发布者:

大家肯定都看到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活页中新增了“选题说明”。这跟往年比,是个很不一样的要求。

作为新增的核心模块,“选题说明”是课题研究的精华浓缩,一定要绝对地重视起来。

总体上来讲,“选题说明”的功能在于通过300字的精炼表述,直接呈现研究的核心问题、创新视角与关键概念。

这一调整不仅要求申请者具备精准提炼能力,更需在有限篇幅内展现学术洞察力。

相信以往已经有很多老师在申报中,通过在“选题背景”中为了辅助评审理解,也曾做过类似的选题说明,而新版“选题说明”则将这个要求单独拎了出来,进一步强化问题聚焦与理论创新,要求以“具体问题—研究视角—核心概念”的逻辑链展现课题的科学性与独特性。

一、核心要素的深度解析

具体问题是选题说明的起点,需直击研究的核心关切。

例如,若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需明确限定场景(如“数字技术迭代背景下”)、对象(如“60岁以上留守老人”)与问题分层(如“技术排斥的社会机制”)。

避免泛泛使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宏大概念,而应落脚到可操作的微观层面,例如“县域医共体改革中的政策执行偏差”或“基层公务员避责行为的压力传导机制”。

研究视角的选取需体现创新性与学科交叉性。常见的路径包括理论嫁接、方法融合或框架建构。

例如,将演化经济学理论引入区域非均衡发展研究,或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与深度访谈揭示基层治理中的非正式关系。

需注意的是,视角与问题的适配性至关重要——若运用“社会韧性理论”分析灾害应对,需重点说明其对社区自适应能力的解释力,而非简单堆砌术语。

对于跨学科研究,需明确主次关系,例如“以政治学为主导整合公共政策评估方法”,避免学科名称的机械罗列。

核心概念是学术对话的基石,需兼具清晰性与延展性。定义时需涵盖内涵、外延与创新性拓展。

例如,将“数字鸿沟”操作化为“因技术接入、使用能力与内容适应性差异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并限定其适用范围(如“中西部农村地区”)。

若涉及概念重构,需对比传统定义并突出差异,如将“治理效能”从单一经济指标拓展至“生态-社会韧性”复合维度。需警惕概念泛化(如“乡村治理体系”)或多概念并存导致的焦点分散问题。

二、写作策略与语言表达

在结构设计上,可采用“破题—阐释—锁定”的三段式逻辑链。

首句直接点明研究问题,例如“本课题致力于解析县域医共体改革中的‘政策悬浮’现象”;中段阐释理论工具与方法创新,如“运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解构多层级政府博弈逻辑”;末段精确定义核心术语,如“‘政策悬浮’指政策目标与执行效果的系统性偏离”。

语言表达需平衡学术性与可读性。

删除“具有重要意义”等空洞表述,代之以实证问题锚定,例如“基于长三角12个县域的跟踪调查发现……”。术语使用应适度,必要时通过括号补充解释,如“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同时注重数据支撑,例如“对2015-2023年政策文本的语义分析表明……”。避免过度依赖形容词渲染价值,转而用具体研究动作体现创新,如“首次将计算实验方法引入公共政策仿真”。

三、典型案例与误区警示

“数字治理视角下的基层行政负担研究”为例,其具体问题可表述为“探究政务App过度使用对行政效能的异化效应”,研究视角采用“技术执行框架整合压力-应激理论”,核心概念“指尖负担”则被定义为“因数字工具冗余使用导致的非必要工作负荷”。

另一案例“气候适应性视域下的农户生计转型”中,问题聚焦于“小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韧性构建策略”,视角设计为“可持续生计框架与风险感知理论的整合”,概念“气候韧性”强调“农户抵御外部冲击的综合能力”。

常见误区包括问题泛化、视角陈旧与概念混淆。例如,将选题宽泛表述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时,需修正为“社区网格化治理中志愿者的角色冲突”;若简单套用“文献分析法”而未体现创新,可转向“计算社会科学方法下的舆情情感分析”;当核心概念模糊时,需重构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组织化路径”。

“选题说明”的撰写本质是学术思维的淬炼过程。申请者需在300字内实现三重突破:以精准问题切入现实痛点,以独特视角构建理论对话,以清晰概念锚定研究边界。

这要求既遵循“具体问题—研究视角—核心概念”的规范框架,又需在语言凝练中注入

创造性表达。最终,优秀的选题说明应如同一枚棱镜,折射出课题的学术锐度与实践价值,为后续论证奠定坚实基础。

转自科藤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