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在基金申报的快餐消费时代,怎样才能利用“万能攻略”成功申报基金?

2025/3/31 14:10:53  阅读:68 发布者:

既然国家级课题很重要,那么从提高命中率的角度上讲,我们就需要好好打磨本子质量。在基金申报的快餐消费时代,打磨本子质量时就会不可避免的看到很多如何成功申报课题的鸡汤、攻略等等。这些“万能攻略”真的有用吗?真的能够帮助大家提高本子质量、成功立项吗?我想用另一个问题的发问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大家试想下,你能看万能申报攻略,我也能看万能申报攻略,大家都能看万能申报攻略,那意味着大家都能中课题了?

我给宝子们举个栗子,你们就清楚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故事的开头总会用我有个朋友开头,我们也不例外...我有个朋友,博士毕业后就进入高校从事教科研工作,一开始几年并不会写本子,这也正常,我想没有哪个博士培养单位把如何写本子列入培养方案里吧?结果就是写了好几年,自科、社科来回换了好几年,也没中过。后来开始相信网上的基金申报“万能攻略”,在现实世界中也不停的参加“成功人士”的基金申报分享会,邯郸学步了二两年依然不中,然后他问我这是咋了,是不是快餐消费时代基金申报的万能攻略不靠谱啊?

我和他说是的,甭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单纯依靠基金申报的“万能攻略”是不能帮助你打磨本子质量的。以我们写本子和看本子的经验来说,你需要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用独树一帜的课题/论文风格去打动评审人获得资助。那么如何在基金申报的快餐消费时代,利用“万能攻略”成功申报基金呢?宝子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实现课题申报的进阶训练。

1)多听线下讲座,多看一些互联网上成功申报课题的鸡汤、攻略,尤其是一些具体的、言之有物的申报书,通过讲座和攻略,从共性层面上掌握成功申报课题的经验和规律。比如研究背景、学术思想史梳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模块在写法上的区别和联系等等。

研究者在这一阶段首先需要抛弃自我意识,不要想着我认为应该怎么怎么样,而是想着他人的成功有哪些是我不会?这些规律、特征以及共性点在学习阶段要全盘吸收,这是形成自我意识,也是之前我们说的个人风格的前提和基础。

2)创新总是从模仿开始的。看懂别人成功申报的规律并不代表你就学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根据自己的选题,按照成功申报者提供的经验和规律去模仿,听过纳米级模仿没?如果没听过,翻翻我之前写的“小破文”《我的天哪!你到现在不会还没听过“纳米级”模仿吧?难关你找论文选题那么费劲...》。看过之后,我相信你在模仿如何写出好本子时也会有收获的。

3)形成独树一帜文字风格。本子和论文一样,每一个成功申报者在共性规律的基础上,都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呈现风格。你能在立项课题中或多或少找到“套路性”的东西,但却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千篇一律的“套路”打动评审,总会有自己闪闪发光的语言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

当然了,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不仅仅指的是文字表述,在广义上还包括了结构安排、技术路线图的呈现,图片与文字的结合,甚至是前期代表作的安排上也是要花心思的。

写在最后的话:写本子与写论文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在于“套路”上或规律性共识上多少有点“八股文”的味道,需要你把合适的内容放到合适的模块中去,是研究内容你就不能写成研究思路,是创新点的,你就不能写成研究意义(理论 VS 现实),而这些你都能在基金申报的快餐消费时代中找到答案,有答案不难,难的是怎么“抄作业”,而抄作业就需要宝子们先通过模仿做“流水线式”的生产性工作,再进阶去创新,难的是这个创新,是形成独树一帜语言风格的过程。

写在最最后的话:快速消费时代基金申报的万能攻略你要去看,但它只是学习写本子,或者说是学习写专家眼中好本子的一根“拐棍”,通过“拐棍”学会的只是“套路”,而想要靠“套路”得人心,最终你得把“拐棍”给扔了,才能用风格取胜。

转自方超盘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