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16:14:27 阅读:117 发布者:
免疫调控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免疫反应过程中,通过各种调控机制来保持免疫平衡状态,以及恢复正常免疫应答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细胞、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等因素发挥着关键作用。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机体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一切免疫应答的基础,机体可通过固有免疫对病原体和异物进行处理,其中,参与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是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自身通过抵抗外源性异物获得的能力,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主要包括抗原呈递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适应性免疫能力的增强是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免疫调控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例如,通过对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的细致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调控机制。同时,免疫调控在肿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抑制特定的免疫抑制因子,增强T细胞杀伤能力,从而有效治疗某些恶性肿瘤。
总之,免疫调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研究领域,对于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免疫调控为对象的项目比例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免疫调控的研究,可应用于多个方面:
01
构建免疫图谱
能够在高分辨率下解析组织异质性及免疫组库多样性
免疫细胞作为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的“卫士”,是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确免疫细胞类型、分化及功能状态,对理解免疫力和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社会意义。对于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人体免疫发育特别是巨噬细胞多样性、分化和功能的认知,有助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疾病诊断、免疫治疗和新疗法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
02
研究疾病机制
揭露各种相关疾病/肿瘤潜在的免疫调控机制
在目前人类疾病中,还有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机理并不清晰,这导致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疾病产生机理的探究也是基础科研者的研究重点,而自身免疫疾病种类众多且治疗困难。通过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等的调控机制,能够为床治疗和新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03
抗体开发、疗效评估和药物靶点
可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和疫苗的研发,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和指导
基于病原体及其诱导的发病区域免疫应答特性,可选择合适的免疫原及免疫途径进行新型疫苗研发,并可发展基于发病区域免疫特性的疫苗免疫评价新手段。
近年来,新型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们对生理及病理条件下易受感染区域免疫特性的了解,为感染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理论指导。利用单细胞技术深入阐释人体及动物等的免疫特性及其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免疫防治策略。
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过程,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因此免疫调节相关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方面:
01
免疫调节分子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针对已知或未知的免疫调节分子,通过体外或体内实验方法,研究其在免疫调节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抗体干预等手段来研究其对免疫细胞分化、活化、增殖及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
02
免疫细胞的调节与表型分析:
研究特定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表型和功能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单细胞测序等技术手段,分析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因子产生、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变化等,揭示免疫细胞调节的机制。
03
免疫调节与肿瘤治疗关联性研究:
研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节因子和免疫细胞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探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和策略,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
免疫调控相关文献解读
Lymph node sharing between pancreas, gut, and liver leads to immune crosstalk and regulation of pancreatic autoimmunity
Immunity (IF: 32.4)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3.07.008
该研究揭示了通过共用淋巴结系统的免疫串扰调节胰腺自身免疫的重要性。胰腺、肝脏和十二指肠共用的淋巴结系统可能对胰腺免疫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波动下。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器官之间的免疫交流,并有望为胰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总体而言,通过研究共用淋巴结对免疫的影响,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多个器官之间的免疫调节机制。
Vaccine-boosted CAR T crosstalk with host immunity to reject tumors with antigen heterogeneity
Cell (IF:64.5)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6.002
疫苗增强的 CAR T 细胞触发肿瘤中 DC 的强劲募集和激活,进而分泌 IL-12,与 IFN-γ的自分泌作用一起增强 CAR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导致显著的内源性 T 细胞启动和诱导浸润肿瘤的内源性 T 细胞中增强的效应程序。在作者的模型中,作者发现这种AS对于避免抗原丢失介导的肿瘤逃逸和控制抗原异质性肿瘤至关重要。由于很少有实体瘤在超过 90% 的肿瘤细胞上表达靶抗原,这些发现为设计更有效的 CAR T 疗法提供了指导。值得注意的是,CAR T 细胞疫苗已经在临床上进行探索,这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 CAR T 细胞临床试验。
Central regulation of stress-evoke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e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IF:34.7)
https://doi.org/10.1038/s41583-023-00729-2
在这里,作者总结了特定的大脑和脊椎区域,以及其中的神经元群体,它们对压力做出反应,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或神经内分泌途径将信号传递到外周组织,以影响免疫功能。
Antigen presentation in cancer: insights into tumour immunogenicity and immune evasion
Nature Reviews Cancer(IF:53.030)
https://doi.org/10.1038/s41568-021-00339-z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地讨论了DC功能障碍导致CD8+T细胞应答缺陷的证据。接下来,我们回顾了在人类癌症中观察到的抗原呈递缺陷的证据,重点是了解肿瘤在多大程度上消除、调节或改变HLA-I呈递,以及NK细胞在监测和对抗抗原呈递减少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些耐药机制如何指导有效的免疫治疗的设计。
Immunoregulation in cancer-associated cachexia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F:13)
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3.04.018
该文章阐述了癌症相关恶病质的免疫调控系统。综述强调炎症因子和部分非炎症因子对于恶病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揭示了免疫检查点在组织消耗中的潜在作用。而且,该综述从免疫-代谢轴、免疫-肠道轴和免疫-神经轴多个角度总结了对癌症相关恶病质的不同见解。最后,该综述还对癌症相关恶病质的综合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方向。总的来说,该综述为我们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在癌症相关恶病质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也为恶病质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转自:“小V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