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科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观察

2023/3/24 9:30:28  阅读:130 发布者:

学科核心素养框架经初步提炼后,如何能更有效地实施、如何改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评估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效果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1 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框架

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使用了课堂观察法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研制出“课例研究流程”(如图1)。

1 课例研究流程

课堂观察法是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辅助手段,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课堂观察法使用设计精细的课堂观察量表,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课堂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得出相应的客观数据,整合评估课堂效果,然后进行教学改进。

(一)反复打磨制作观察量表,提升观课评课的科学性

各学科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观察量表,评估本学科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课堂量表制作过程包括:确定课堂观察维度、确定观察主题、设定观察点、设计填写观察量表的表达形式、确定课堂观察量表的类型五个步骤。

各学科教师精心设计研制了本学科观察量表。语文组教师根据本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制作了四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观察量表,观察总表为三个,有利于从多个角度分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情况;英语组教师设计了观察课堂维度的课堂观察量表,这样有利于观察教师对整堂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英语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艺术综合学科把课堂观察变得细致化,有观察教学用语、声音指导、学生状态、组织教学、时间分配五个常规量表,还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两个特色量表;历史组教师把课堂观察的观察者分成自评、师评、他评三个评价角度,增强了课堂观察数据的客观性;政治组教师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力,根据教师的授课情况使用不同的课堂量表,增强了课堂观察的灵活性,各学科组根据自己的特色在不断绘制、完善属于本学科特色的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科素养、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环节、问题类型、总体评价等方面都有所设计与考量,随着课例研究的不断深入,观察量表的不断改版,课堂观察量表将更趋于科学准确,最终使观察量表的跟进成为学科素养落地的辅助手段。

     (二)观察分析大数据,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

借助观察量表提供的大数据,结合课堂观察法的实施步骤,通过观测教师备课、授课、评课、反思等每一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不仅提高了观课评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有步骤、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改进,更提高了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学科素养并不是对原有教学方法的完全摒弃,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是有步骤、成体系的教学方法改进,最终要探索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道路。

科学综合组的孟雨诗迎、人文综合组的汤月和刘立勋三名教师参加了哈尔滨市“烛光杯”赛课活动。组内教师通过使用课堂观察量表观察数据,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小到教师语速的统计:每分钟说190 个字,7 12 句话,大概 20 个字一句话,出现 8 次口头禅,提醒教师放慢授课语速,克服口头禅问题;大到学生小组合作,各小组参与度的数据分析,需要教师改进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最终,三位教师均获得了哈尔滨市“烛光杯”大赛特等奖的喜人成绩。对于三位青年教师来说,这是在教师职业成长道路上迈出的扎实一步。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