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激发学校教师协作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嘉兴市家庭教育研训协作组第三次研训

2023/3/21 8:52:08  阅读:166 发布者:

激发学校教师协作力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

学校怎样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家校共育体系怎样建设?家长课程和亲子课堂怎么开?去年5月,嘉兴教育学院成立了由我市各县(市、区)指导教师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总计39位成员的嘉兴市家庭教育研训协作组。

314日,嘉兴市家庭教育研训协作组第三次研训活动在嘉兴市实验小学西校区精彩进行。莅临现场的领导有嘉兴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杜平、嘉兴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员黄家明、南湖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科长陈备、嘉兴市实验小学校长张晓萍。

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

嘉兴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杜平介绍了前期全市家庭教育的推进工作,又提出了2023年家庭教育的三个要点:要聚焦根本任务,要聚焦专业研究,要聚焦示范引领。

南湖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科长陈备充分肯定了嘉兴市实验小学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出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通过研修活动,提升各校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嘉兴市德育教研员黄家明老师介绍了下一阶段家庭教育工作室的整体规划,提出要重视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

嘉兴市实验小学张晓萍校长致欢迎辞并介绍了这些年学校在家校共育特色课程体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要“重视发挥家庭各成员角色的作用”,其出发点就是要求家庭成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履行好自己的家庭职责,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基于这样的指导理念,嘉兴市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嘉兴市实验小学“快乐心”家庭教育辅导队队长沈硕文分享了嘉兴市实验小学创设的“金三维"家庭教育课程,覆盖爸爸、妈妈、祖辈三方家庭成员,立足三个教育角色维度,发挥各自教育特点和作用,让妈妈不越位:放下焦虑,理性引导;让爸爸不缺位:重视陪伴,参与成长;让祖辈不错位:善当助手,积极协作。立体构建,互补、互助、互促的家庭教育黄金组合。坚持“家长主导”原则,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家长在指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

嘉兴市实验小学“快乐心”家庭教育辅导队的张萍老师以一个“魔力量杯”和一堆大小不一的食物为抓手,展示了一堂 “魅力妈妈”团辅课,给了18位听课妈妈指导孩子科学管理时间的好办法。

“橘子是当中最大的,要先放进量杯,然后再慢慢放入其他细小的东西,如果顺序换过来,橘子就放不进量杯了。橘子代表最重要的事,要最先处理好……”在张萍老师的指导下,妈妈们还现场思考和商议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哪些是“橘子”一样的重要的事,哪些是米粒一样细小的事,都觉得收获很大。

嘉兴市实验小学“快乐心”家庭教育辅导队的曹颖婷老师以一把钳子和一段铁丝为抓手,展示了一堂“智慧爸爸”高质量陪伴孩子的亲子课。9个孩子在各自爸爸的陪伴下,先后把一段铁丝剪成一个方形,弯成圆形,最后做成一个简易便签夹,夹上一张背后写着“悄悄话”的亲子照。

这堂手工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陪在身边的亲切温暖和自信,让爸爸们看到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素养。“钳子和铁丝这种东西,平日里觉得很危险,很少给他玩的,今天一起玩,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今天一起做这个手工,发现我家孩子很能干,心很细。”

协作组老师们各有成果

下午,协作组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研成果。

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张秋莉老师分享了特殊教育学校以居家康复训练为主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包括语言康复、社交康复、动作康复。努力构建家校共育体系,符合特殊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和能力特征。

嘉兴市秀洲区印通小学朱燕虹老师介绍了该校结合地域特色和学生特点而创设的亲子故事会、亲子运动会、亲子水火箭制作等亲子活动课。

20

23

杭师大经开附小周晓莹老师介绍了该校构建和实施以“一条特殊路径,两个推进载体,三项运作策略”为模式的“晨思暮省”家长成长课程。该课程是家长通过阅读学校推荐的家庭教育书籍,早晨对书籍内容及孩子成长情况进行思考,晚上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以此达到对家庭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实践的反思。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黄灵君老师介绍了后疫情时期的家庭生命教育。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口,将生命教育与节气文化相融合,家长和孩子一起探究生命的内涵与价值。计划从“生命健康”“生命敬畏”“灾祸死亡”“生命价值”四大方面来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以小学生的认知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落角点,以专题活动为要素,规划出小学节气+生命教育活动计划,打造小学节气文化生命教育活动体系。

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赵耐芳老师分享了学校组建星爸星妈学院的家校融合育人特色,从“同频共振,打造家校社联合育人共同体”“梯度培养,家长学校师资有保障”“聚焦所需,家长学校指导课程有实效”三个方面,回应了家庭教育中家长学校的定位、家长学校师资的培养和家长学校指导课程的研发等问题。

海盐县天宁小学的裘佳妮老师分享了他们学校“参与式”家长学校办学思考。该课程着眼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通过“顶层设计,规范办学路径”,“全员统筹,搭建师资网络”,“全面考量,优化课程内容”,“全程跟踪,细化评价方式”四条路径促进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优化。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冯晓燕老师介绍了“区域家教的赋能之路”,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力、家教课程开发力和家校协同引领力,打造赋能学生发展的“健心成长营”、教师成长的“慧心加油站”、家校共育的“慧爱能量库”。

桐乡城北小学孙巧玲老师介绍了自己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特色:课程系统、心育系统、沙龙系统三维助力,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抓手,以体验为核心,以致用为目的,服务与助力学校家庭社区教育。

转自:“嘉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