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课题促发展 研究见真章——2022年度校级微课题结题评审会议召开

2023/3/21 8:48:59  阅读:141 发布者:

 为提升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品质,加快培养研究型教师,37日下午,长沙市实验小学进行了2022年度校级微课题结题评审会议。本次活动由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卢倩主持。长沙市实验小学王云霞校长、长沙市实验小学马栏山文创学校陶源远校长、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田顺洋、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杰辉、语文学科副主任马瑶和孙彦泓老师担任此次课题评审工作的评委。11位课题主持人分别作结题汇报。

 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明确提出“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学习方式的变革一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它既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校多个课题组对此展开了有益探索。

 郭瑜老师团队对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不仅分文体撰写阅读教学案例,还呈现多幅思维导图带学生练功找茬、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运用导图,使思维可视化。

 魏灿老师和张玲老师分别带领团队通过对PBL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的行动研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互助、合作、探究的精神。

 朱丽娜老师团队运用图标、统整、说书、表演以及影视对比等阅读策略带五年级学生研读古典名著,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刘烜亦老师团队在单元统整视野下,通过设计习作学习任务群,构建习作单元的写作训练微课程体系以及优化习作单元作业等途径,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框架,明确习作思路,在小学中段习作教学领域开展了扎实的实践。

   

 柴湘玲老师代课题主持人杨敢老师汇报了对小学数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探究。其团队通过系统设计,创设真实情境,形成“单元整体设计”模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学习方式变革是学校减负提质的关键。为助力“双减”工作进一步落地,蒋承裔老师团队在教育管理方面下足功夫,通过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深研“双减”之下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走班跨校区的管理效率问题,设计出一款名为“小荷课后服务管理”的小程序,破解课后服务跨班级、跨年级、跨校区管理的难题。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改进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小教师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曹虹老师团队基于“学练赛评”背景,从宏观层面提出大体育观“三段四维十二面”,同时建立了一套校本资源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慧跳绳竞赛系统,深钻智慧跳绳给学生体质健康带来的诸多益处。

 邝慧湘老师团队筛选小学中高年级与教材主题相关联的绘本资源,着手构建绘本与教材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梳理出一份内容详实的绘本阅读书目和多个教学案例,具有推广的效力。

 彭聪老师团队挖掘湖湘本土民间美术资源,积极探索引入途径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田苗蔚老师团队通过在小学中高年级美术课堂的实践,摸索出合适、可行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术融合手段,制作成智慧课桌使用手册,方便了其他美术老师共享资源。

 卢倩主任在主持发言中指出这些微课题“微”中见“大”——紧跟课程改革大方向,拥有学科融合大视野,达成辐射推广大引领的效果。

 陶源远校长对11个校级微课题做了详实且具有针对性的点评。她指出微课题研究的立足点要小,提炼点要新;结题汇报时一定要注意上升到理论高度,阐述课题的可推广性,突出数据支撑,善于总结反思且应体现研究报告的整体化、完整性等等,对在座老师们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给予了切实帮助。

 王云霞校长强调实小的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的任务,更要承担教研的任务,实小的“实”就体现在教师实干、钻研的精神上。王校长分享了自己做课题的经验和感悟,勉励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带着问题去教书,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本次微课题结题评审活动展示了我校一年来的微课题研究成果。各课题组认真地研究、全面地总结,累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源,提升了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了物化的成果,为研究工作“向更深处漫溯”创造了条件。

转自:“长沙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