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生涯教育
2023/3/13 8:59:05 阅读:14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孙钦强名班主任工作室 ,作者孙钦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种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人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
积极心理学要寻找并研究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积极力量 (包括 外显的和潜在的) ,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力量进行扩大和培育。
中学生涯教育的重点并不仅仅是确定具体的职业目标,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我,树立职业信心和建立积极期待。这包括发现自己的积极品质,发现自己的优势能力,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等四个方面。
在生涯辅导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测试自己的积极品质,来寻找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生涯发展领域。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至少有八项智能。如图示: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舒伯提出了15种职业价值观,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最看重的5个和可以舍弃的5个,以及最后确定最重要的一个,来判断初步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倾向。
了解了自己的优势能力、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当下。把对未来的规划转换为“当下”的学习动机“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升学目标——学习目标”。注重“当下”的价值,积极解决“当下”的问题,体验 “当下”的幸福和快乐。对未来的规划是为了让“当下”体验更积极,而不是让 “当下”更痛苦。
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悦纳生涯的不确定性。“积极的不确定”:是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直面并接 纳作决定时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在生涯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意识到有时候对生涯决定持积极不确定的态度是有益的,这一认识可以协助个体在生涯未决的状态下仍然能积极采取行动。悦纳“不确定性”是降低当下焦虑的有效方法。
最后,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有积极的生涯适应与转换的意识和能力。这包括:
积极适应:世界充满变化,要教育学生保持开放的心态, 愿意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个体的生涯适应力。
积极妥协:当理想与现实有距离时,要帮助学生形成全 面和整体的观念,必要时做出积极妥协以适应现实。
积极转换:必要时要有转换的勇气和能力,例如转专业、 换工作等。
以上是我在广东省2022年“新强师工程”示范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班主任示范培训》中一些粗浅的整理,与大家学习共勉。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