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悦读悦享】尤琴:为未来而教 向未来而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2023/3/9 9:12:16 阅读:140 发布者:
为提升教师素养,丰厚教师积淀,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引领教师深度阅读,交流分享。本期为阅读分享之五,推出的是尤琴老师的《为未来而教,向未来而学》。书香点亮人生,让我们一起在文字中精神遨游吧!
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仍然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儿童,那么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在全民阅读的当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当率先垂范,做阅读的践行者,用新的教育理论、科学的教育方法来丰盈自己,引领自己的课堂改革。书中主要分为四讲:为什么推进深度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怎样推进深度学习。全书整体布局清晰明了,对“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作了深入的阐述,至少对像我这样的一线老师实施深度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和参照。
认真研读后,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的第二讲:什么是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在这个定义中,第一句话是对深度学习性质做出界定和判断。它首先强调的是,深度学习是教学活动而不是一般学习者的自学活动,它强调教师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与帮助。无论教学活动的具体形态如何,其核心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活动。其次,这句话强调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第二句话,是对深度学习的目的与任务做出规定。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即“树人”。
读了这一讲,我知道了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它的本质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如果我们的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老师就仅仅成了知识搬运工,而学生就缺少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甚至是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备课中要对学科内容本质的分析,包括该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关思想和方法等。还要对该内容的学情分析:即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储备,可能的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要让教学触及学生的核心思维,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儿童思维的特点设计主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更是教学的中心和重心。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
细细品读“深度学习”的含义,才猛然发现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曾经都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的许多权利,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从课堂上进行本质的改变。我将通过单元教学设计来开展深度学习,使跨学科、跨学段的课程能在单元教学中整合起来,更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在单元教学中掌握深度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设计与实践学习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理论诉诸于实践,要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把握教学本质,将深度学习的理论和策略应用到教学中,让课堂理趣盎然,让教育教学触及儿童的心灵,点燃儿童的思维,提升儿童的核心素养,让儿童的思维力有看得见的生长!
作者简介
尤琴,中小学二级教师,曾获海安市劳动优课评比一等奖,多次执教校级公开课,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用心对待数学教学,喜欢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研究数学问题。
转自:“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