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新课标 习作话成长——青岛市小学语文举行基于“新课标”的五下第一单元习作教学研讨活动

2023/3/2 17:40:25  阅读:141 发布者:

莫负春光好,教研正当时。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改理念,研究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探索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习作教学新方法新策略,217日下午,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新课标”的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如期举行。

本次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展示课例,在市语文教研员崔老师和区教研员左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在多次磨课中领会新课标的理念,摸索减负提质、高效课堂的诀窍。教研活动中,青岛市各区市近一千五百名五年级语文老师齐聚网络,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用心感悟。通过学习,老师们开阔了教学视野,拓宽了教学思路,汲取了教学经验,领会了课标理念,学思结合,共同进步。

深耕课标勤修炼 课堂教学展风采

崂山区姜哥庄小学王雪芹老师,执教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第一课时评改课。王老师聚焦单元任务情境之《“童年拾光”随感录》征稿活动,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先草稿后指导。结合老师的批阅和AI智能反馈,针对学生习作的弱点、难点、痛点进行精准指导。把学情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全面细致地批阅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效的评改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本节课呈现了许多亮点:巧用批改符号,帮助学生厘清习作问题;利用作前提纲,引导学生锁定“那一刻”;通过例文对比,指引学生把“那一刻”写具体;践行托底培优,引领学生写出长大时的真实感受。

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刘晓老师执教了《那一刻,我长大了》第二课时赏评课。刘老师创设的任务情境是:争当小小推荐官,向“童年拾光”宣传组推荐优秀稿件,编辑《“童年拾光”随感录》。赏评课连续设置了三关,第一关:点亮题目,初显新意。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表达的表达,让题目变得新颖起来。第二关:品词赏句,丰盈表达。引领学生借助评价表,会赏会评,领悟表达,教学相长。第三关:众说纷纭,推荐佳文。小组讨论推荐最精彩的文章登上《“童年拾光”随感录》。最后,刘老师适时抛砖引玉,出示自己长大瞬间,以写作过来人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感悟成长的瞬间,丰盈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圆桌论坛深教研 夯实内功凝硕果

课后,执教教师和两校教研团队教师进行了题为“立足新课标笃行致远,赋能习作课提质增效”的圆桌教学论坛。两位执教教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思路。观评课教师则分别从两节课在单元整体教学及教学评一致等亮点设计方面,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和“教--评”一体化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任务。最后两位执教教师交流自己上课的收获与反思,表示将聚焦新课标深入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角色和行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凝心聚力共成长 分享经验促提升

崂山区实验学校的张亚平老师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如何在单元教学整体建构的视角下,落实习作训练要素?”等日常习作教学中的难点,依据崂山区教研指导理念,结合磨课团队的智慧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基于核心素养,整体架构单元”、“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搭建支架,深度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汇报,总结的习作教学良策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崂山区西韩小学纪鲁刚老师围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如何评”构建了“情境真实、支架恰切、评价多元”的习作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依托情境、支架及多元的评价方式提出了关于习作教学的初步构想,其基本教学流程如下:(1)创设真实情境,唤醒学生经验;(2)搭建恰切支架,助力目标达成;(3)进行多元评价,实现深度互动。该习作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突破了学生的习作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习作教学的探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教研引航促成长 深度学习启新程

教有语味,学有余味,共创共享,共谋发展。新课标下的习作教学应聚焦单元整体,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写作”,教师要“整合学习资源和活动”,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在写作过程中加强方法指导。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