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 @ 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系列教程
一
板书技能定义及说明
1.板书技能定义
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在黑板上书写文字、图表、图形、符号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学行为方式。
2.板书技能说明
板书技能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是教师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能。当前课堂教学环境已经是一个多媒体环境,但板书作为一个古老的视觉媒体的传递方式,与其它传递方式比较,有其鲜明的特点:
(1)恒长性,刺激持久。板书提供的信息可以驻留,不像口头语言和目前常用的PPT媒体运用那样转瞬即逝,留在黑板上的清晰、简捷的文字、图表是对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内容的重复、持久的刺激,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录。
(2)概括性,刺激强烈。板书往往是教师对口头的语言、对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后,用简捷的文字、图表等方式书写出来,是简捷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便于理解和记忆的。
(3)生成性,刺激过程。板书的内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使学生随着教师简捷的书写生成问题,生成对问题解决的假设,生成问题的解决过程,也生成解决的方法。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将教学语言与教学板书有机地结合,达成了学生从听讲、思考,到记录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在今天的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仍然需要传承。通过板演解题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
3.板书技能的功能
教学板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其重要,在教学设计中要求必须有教学板书设计;由于其重要,在很多优秀课中都有精彩的教学板书。就是教师边讲解边书写教学板书时的语言和姿态都十分和谐优美,一节课下来,由教师优美字迹串连而成的教学板书,使学生在抄写之中,欣赏着其中的美。
那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板书的作用是不是还十分重要呢?是不是可以用多媒体取代板书呢?是否重要、是否能够取代要研究一下它的功能是否能够被替代。利用板书(板画)对教学中学生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选择、编码和储存的过程表现出的基本功能为以下四个方面:
(1)提示要点。概括教学内容中核心的、重点的内容和教学内容中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图表和示意图等表示于黑板,因此,板书的过程是抽提要点的过程。
(2)抽象概括。板书的过程往往是将
、视频等直观信息,将教学语言等翔实的信息进行简约抽象,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在黑板上的过程,因此,抽象概括是板书技能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设计板书,实现抽象概括过程外显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语言等其他媒体的配合下,流畅地完成这一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的板书形式包括:文字要点提示类型、图表对比类型、板图类型、表格类型的板书。
(3)回忆再现。记忆,是“记”和“忆”的完整过程,其中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3个基本环节。识记就是认识和“记住”事物,是记忆的开端,没有识记就不能形成任何经验;保持是巩固经验的过程;再认或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有经验的老师会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板书,随着学习进程板书逐渐展开,一节课结束在黑板上的创造也结束。随着进程逐渐积累板书,前面的重点学习内容在黑板上清晰地重现,驻留在学生的眼睛中,再现、重复、强化。
利用板书以视觉方式驻留信息的特点,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随时存储和及时调用,以此简化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述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连贯的思考。
(4)良好示范。教师能写得一手好字、能在黑板上提笔画出逼真的图像,学生会钦佩你,会模仿你。在你的记忆中可能也有曾经对一位老师的黑板字或者黑板画钦佩不已的经历。
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巧妙,表现出教师缜密的思维,在帮助学生梳理了知识线索的同时,其对比、推理、概括等的思维方法同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学生会学着教师的思维方法,进行章节复习,进行自学。
这样,概括教学板书的功能是具体走向抽象的桥梁;是复杂达成简捷的过程;是理解和记忆的工具。有一个盲人博士在回忆他的求学经历时说道:在和正常人一起坐在教室中学习的时候,他要花费几倍于正常人的学习时间,他要不断重复教师的话,努力记住哪些核心的内容,然后在大脑中构成一些图画。盲人在大脑中编织的图画就应该是教学板书的内容,因为他看不到教师书写的教学板书,他要自己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捷的过程,因此他要用几倍于常人的时间。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在当前多媒体运用和黑板共同存在的教室环境中,教学板书还是具有其独特的、重要的功能的。从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情况分析,多媒体课件还不能完全取代板书的作用,因此,多媒体课件+板书的教学媒体形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实用、有效的形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二
板书技能要素及说明
1.书写绘画
书写绘画是板书技能中的基础技能,依赖于教师平时熟练的书写绘画的教学基本功。
2.结构布局
结构是指板书的内容安排,包括标题的设计、板书类型的选择、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包括文字的详略大小、符号的运用等。布局是指各部分板书在黑板上的空间排列,以及与语言、与其它教学媒体的合理搭配等。
3.概括要点
应该说,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教学过程往往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分析到归纳概括;仅仅是分析虽然能够阐明要点,但难以记住。
4.回忆再现
有经验的教师会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板书,随着学习进程板书逐渐展开,一节课结束在黑板上的创造也结束。随着进程逐渐积累板书,前面的重点学习内容在黑板上清晰地重现,驻留在学生的眼睛中,再现、重复、强化。
利用板书以视觉方式驻留信息的特点,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的随时存储和及时调用,以此简化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述和促进学生形成连贯的思考。
附:板书技能要素与指标。
三
板书技能要素操作要点
1.书写绘画的功能与操作要点
(1)写好字。要写好字的结构、写好字的笔顺,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不要想会在短时间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字吧,用一切机会练好自己的字。当你看到一个人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你由衷的佩服和羡慕,你不自觉地模仿着他写字。你积极地记笔记吗?记得稍微慢一点,专注一些,努力把字写好。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看看不同时期的自己的笔记,会发现有了明显的进步。从现在开始磨练自己的字吧。
(2)画好板图。板图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要图形标准、符号规范、格式正确,掌握学科教学基本的绘图要求。首先,练习着把这些板图画好;然后,练习边画边讲,这样勤奋地自我训练会使你提高。
(3)书写姿态。书写绘画技能还包括要有正确的书写姿态,教师板书时要面对学生进行书写,往往要边讲边写,要将写为学习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教师的书写就不是单纯的写好字,书写时的教态也很重要。教师板书时不应该长时间地挡住学生的视线,书写姿态要自然舒畅。
2.结构布局的功能与操作要点
(1)板书内容要整体设计。一屏黑板写多少字,写多大字,文字简捷而不失意义,图表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等问题都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很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用板书很好地承载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内容。
(2)板书的空间排布要整体设计并随机生成。很多板书是顺序生成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的情况,理解知识的同时,也完成笔记。如果板书的设计不是按照黑板从上而下,从左向右展开。而是跳跃式的利用黑板,就要先给学生一个提示,使学生的笔记能够与板书合拍。不管是顺序还是跳跃其依据都是教学的需要,都是在展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展开板书的。一节课下来,清晰完整的板书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3)与其它媒体的有机整合。板书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与其它教学媒体紧密结合,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此,板书的书写时间就十分重要,恰当的书写时间才能有效地发挥板书的作用。
3.概括要点的功能与操作要点
(1)通过板演、板图、版画等分析到位。教师的板图、版画过程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过程,深入的分析,对事实材料的深入理解是学习的第一步。这时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板演、板图和版画的能力,并且能够边演、边讲。
(2)通过图表、文字等抽提要点。板书的过程往往是将
、视频等直观信息,将教学语言等翔实的信息进行简约抽象,用简单的语言、符号、图表等表达在黑板上的过程,因此,抽象概括是板书技能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设计板书如何实现抽象概括的过程,尤其用简捷、结构化的形式承载教学内容,注意用简捷的文字呈现要点,注意用鲜明的符号呈现要点之间的关系等。
(3)通过语言与板书和媒体运用的结合强化抽象过程。由于其抽提、概括要点的过程十分重要,板书的过程还需要结合教学语言强化这一重点过程,当前教学板书的流失其一大特点就是没有了板书的过程性,教师在处理一个难点内容的时候,忘记了板书在集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4.回忆再现的功能与操作要点
(1)要点突出、观点鲜明的板书。要点突出,观点鲜明的板书利于回忆和再认,利于识记。从事实分析,到抽提出要点,到通过板书对这一要点进行强化。其结果能够达到帮助识记的目的。
(2)结构良好、层次清晰的板书。一屏板书除了科学、鲜明的要点阐述外,要关注其内容内在的结构,要点和要点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呢?要点之间呈现了怎样的关系呢?在明确了这种结构后,我们要设计板书的呈现形式,往往要点要用文字表示,而这种关系就用一些符号和文字呈现。而这种呈现越简明,关系越鲜明就越便于识记和再认。
(3)过程设计、随机生成的板书。当板书内容设计的要点科学、鲜明,结构合理、完整后,还要设计在什么时候呈现板书,怎样将板书与讲解紧密结合,怎样将板书与其它媒体运用紧密结合等问题。这样利于识记和再认。
(4)通过板书适时强化。板书内容需要不断强化,一方面需要通过重复进行强化;另一方面一节课的内容书写完成后,需要利用板书进行复习。这是因为仅仅读一遍板书内容往往效果不理想,而教师用彩色粉笔对重点内容的标注十分重要,这样往往又可以生成新的内容,加深理解。还可以用练习的形式,但做练习的过程离不开对板书中内容的强化。
(5)通过板书训练学法。教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这是传统教学中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从教师写到学生写这一行为表现中实现了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过程。学生的识记和再现就在其中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离开对学生如何记笔记、如何利用笔记进行复习的指导。
四
板书技能应用策略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一节课的精华浓缩。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除了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启发性之外,它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启发思维,发展智能。在板书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重点突出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精华, 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因而板书必须科学准确地呈现知识,较好体现教材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层次性,不能犯知识性的错。板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书写时做到格式正确规范,要用手写体,不能连笔,不能倒插笔,给学生正确的示范,板书内容不能有知识性错误。板书是教师提纲挚领地反映教学内容的书面语言。板书内容应精炼简洁,提炼教学内容的关键信息,突出重点,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2.形式多样,布局合理
新颖、 独特的板书设计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千篇一律、 囿于固定模式的板书势必会令学生感到厌倦,因此,板书的形式应求新、求活、求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努力设计出体现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和拓宽知识面的板书形式。另外,对板书的内容安排,包括标题的设计,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文字的详略大小和去留,符号的运用等需要做科学、有效的设计和呈现。一般来说,板书的主体内容应置于黑板的中间位置,辅助内容放在两边,并且可以随时更换新的内容。板书要疏密适当、不能过于拥挤。
3.动态生成,适时呈现
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随着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生成,板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教师应把握好板书的时机,对于何时板书课题、何时板书重点和难点内容、何时板书练习题、何时擦去不需保留的内容等,都应事先做好统筹安排。板书过早或过迟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一般而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先写后讲或边写边讲;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先讲后写或边讲边写。启发思维的内容应在讲解之前板书,结论性的内容则应在学生充分思考或讨论之后板书。板书呈现适时、适用,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在动态中不断完善,在动态中收获课堂的精彩。
本文来源:《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系列教程 · 小学英语》(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作者郄利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
转自:“桃李微教育”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