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能力或心智活动,被认为是21世纪必备的素养与技能,是个体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本文从高阶思维的三个层次出发,给教师提供实操性强的培养策略。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高阶思维有哪些层次?
※ 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
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和新科技带来的快速变化,只有让学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而这些能力的背后需要思维力的支撑,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倡导从浅层次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转向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从强迫式的知识技能习得转向有意义的思维学习,利于深度学习的发生及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
高阶思维有哪些?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呢?美国资深教育咨询顾问与培训师R.布鲁斯·威廉姆斯在《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一书中梳理了高阶思维的层次,为教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供系统的、易操作的策略方法。
高阶思维的三个层次
20世纪80年代后期,福格蒂和贝兰卡构建了他们称为“三层智力”的架构,并阐述了思维的三种层次:收集、整理和应用。
在第一层次的“收集”思维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去熟悉数据、信息和概念。在“整理”层次,教师鼓励学生处理数据、信息和概念,深入地理解所学材料。通常在这个层次,学生才逐步弄清楚所学材料的意义和内涵。在“应用”层次,教师向学生强调学习材料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结合思维的三个层次划分方式,高阶思维也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理解信息、概括洞察、发现应用。
1
理解信息
理解信息是高阶思维的初级层次,仅仅复述数据和信息,或者仅仅记忆和背诵,都并不是真正的高阶思维活动。只有当学生努力地处理数据和信息,理解信息的意义,进行比较和对比,并试图解释为什么,或把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时,才进入高阶思维。因此我们将兰卡的第二思维层次“理解信息”作为高阶思维的起点。
2
概括洞察
第二层次的高阶思维叫作“概括洞察”。具备概括洞察这一高阶思维,学习者在某个时刻就能充分地消化和领会信息,结合信息或数据得出自己的洞见。当学习者能够结合数据和信息得出自己的见解时,表明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这些信息。此外,学习者还可以结合他们的见解,来进一步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
3
发现应用
最后一个层次是发现应用。当思维进展到这一阶段,数据和信息的现实意义会变得非常清晰。在发现应用这个思维层次,学习者通过结合眼前的数据和信息展开行动,或进行创造,或做出预测,或形成判断,或给出评价。
通常在“发现应用”这个阶段,学生才真正内化了所学数据和信息,开始体会到努力理解这些数据和信息的乐趣所在。只有思维进阶到这个层次,所学数据和信息的重要意义才真正凸显出来,学生才终于看到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两大教学方法实现思维进阶
布鲁斯·威廉姆斯认为每一个层次的高阶思维都有若干的训练策略与之对应。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下面我们为每一思维层次提供了两种策略,其中每一个策略都涉及两个关键的教学方法。
一种方法是提出不同类型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熟悉发展特定的思维技能。另一种方法则是提供相应的图像组织器,使学生思维可视化,让学生看见如何运用特定的思维技能。
1
理解信息——分类|整理|排序
学生可以运用分类、整理和排序技能来处理信息,组织信息,进行分类,判断信息的优先级,以理解信息本身及信息传达的含义。分类指把信息组织成若干个集群,并给这些集群命名。
整理指把眼前的信息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聚集。排序指判断信息或信息集群的优先级,比如这个最重要,那个比较重要,而其他的都不重要。分类、整理和排序都是用来理解眼前信息的方法。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要锻炼学生的分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分群、分组,并对分出的类别命名。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完成分类、整理和排序任务:
这些事件或信息可以分为五个或六个类别吗?如何分?
你会给这几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取什么名字?
你如何进行分类,以保证每个类别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哪些类别(集群、小组)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关于这个议题,按照影响程度或重要性大小,你可以对这些不同的类别进行怎样的排序?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矩阵图是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最有力工具。当一列中出现了两个或三个数据时,就可以拟一个标题。随着出现的数据越来越多,则可以调整标题,使之更加明确和清晰。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类别之间寻找共性,创建一个二维矩阵,让每一行与每一列内容都形成一个类别。矩阵图可以揭示出信息的内在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2
理解信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是指在不同的信息、感受、概念、生活经历、文化习俗、国家利益等事物之间找到关联性的能力。只有视角具有足够的高度,才能够看到联系,觉察到关联性。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可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联系思维技能的问题一般注重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隐藏的关系揭示出来,如相似关系、纽带关系、因果关系、从属关系或其他联系。以下一些问题或提示语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联系的思维技能:
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和你有什么相似之处?
你会怎样与这个角色展开对话?
我们以前什么时候也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
你曾经什么时候因发现了事物间意想不到的关联而感到惊讶?
你是怎样发现这种联系的?
你们小组共有四人,尝试找出你们之间的五个共同点。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教师如果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什么知识、想要学习什么,就可以使用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图形组织器,即奥格尔(D.Ogle)发明的 KWL,使用KWL 非常简单。
在新单元或新教学主题的开始,教师先问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相关信息。在K(已知)一栏写下已知信息后,教师再问学生想要学习关于该主题的什么知识,并把学生的回答写在 W(想知)一栏下面。最后,在本单元或本课结束时,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并把回答列在 L(新知)栏下。大脑研究显示,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学习和记忆非常重要。
3
概括洞察——推断
推断是指读出文本言外之意的能力。当学生进行推断时,先审视已有信息,再对隐含信息做出合理判断。推断的难点在于,它几乎完全依赖语言智力来让已知信息发挥作用。学生越是能够对眼前文本传达的信息建立可视化的理解,就越能做出合理的推断。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推断意味着从观察中得出结论。重要的是,学生要以观察为基础得出结论,而且要把观察与前期认识结合起来。前期经验如果合乎逻辑理性,适用于当前情况,就可以作为推断的依据。以下这些问题和提示语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推断思维技能:
如果某人从3点到5点在此地,从7点半到9点半在彼地,那么5点到7点半这段时间他可能在哪里?
你认为你的钱包可能是在哪里丢的?
如果你的好朋友不在家,他可能会在哪里?如果你被困在交通堵塞中,突然听到许多警车和消防车鸣笛声,你认为前方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如果佛罗里达州在作物生长季节连续一周遭遇大霜冻,哪些商品明年可能会涨价?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下面所示的图形组织器能帮助学生组织相关信息,将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明晰化,使学生进行更有条理的推断。使用这个图形组织器必须理解,推断就是发现信息中隐含的言外之意。学生先在长方形信息框中写下一条任何可能的相关信息,然后在椭圆推理框中列出一条相应的推断。学生把所有已知信息都这样罗列出来之后,就可以分析字面信息间接传递着什么思想。
4
概括洞察——视觉化|想象
视觉化和想象的思维技能属于概括洞察层面,它们能够将词语和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画面,展示出其中的丰富内涵。这使思维不拘囿在已知范围,而是更进一步,产生全新的图景,创造出丰富的延伸意义。这个层次的思维交互把丰富而复杂的理念转变成实际、真实、可视的形象。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为了鼓励学生发展视觉化与想象的思维技能,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给出一些相关思维提示。以下一些问题和提示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化和想象技能:
如果当初故事中的人物选择了另一条路,后来会发生什么?
(故事进行到一半)基于目前的情节发展,请创作出结局。
画一幅画,来表达正义、自由或多样性。
如果南部联盟赢得了美国内战,美国人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畅想一下,10年以后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双T图图形组织器能很好地锻炼视觉化和想象思维技能。它包含三栏,分别是“看起来”“听起来”和“感觉起来”。换言之,就是先拿出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美国殖民地时期,然后提问学生:“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听起来是什么样子?感觉起来怎么样?”
5
发现应用——创造|创新|发明
创造、创新和发明思维技能是学生在掌握丰富材料后产出新事物时表现出的能力。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创新和发明,教师有时需要提出比喻式的问题。这是因为比喻让大脑在不同事物中发现共性,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联系。那些能鼓励学生“跳出条框”进行思考的问题最好不过。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开展创造、创新、发明:
如果你只有x、y、z,如何创造出a、b、c?
除了依靠进口石油,或在国内保护区开采石油,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你可以用什么比喻来向别人解释这个概念?
得到这个结果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
这个问题有哪六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灯泡图形组织器有利于学生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中选出最具创新性或最有帮助的解决方案。在灯泡中间,写下问题、议题或关切事项。然后,在灯泡外面的辐条上写下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这一头脑风暴过程中,不用剔除任何想法,在完成之后再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对某些方案进行拆分组合,以创建最佳的解决方案。
6
发现应用——推广
推广这项高阶思维技能是指从一种情境中提炼出原则、思想、主题和价值观,并看出它们如何应用于其他情境。推广是一种迁移,推广思维活动更容易发生在实际生活中,与书本学习不一样。推广可能意味着在一个课堂中学到某种方法,然后把它用到其他课堂中;还可能意味着从一次生活体验中学到某种经验,然后将其用于其他生活场景。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推广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需要个体进行深入的内省式思考,而内省式思考也需要锻炼和培养。以下一些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推广技能:
这次经历教会了你什么?这次经历对你课堂之外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你的过往经历对你解决现在的问题有什么帮助?
对这一情况的思考你取得了哪些突破,帮助你解决了目前的问题?
这个人物角色在这段故事中体现出什么信念、价值观?
既然你秉持这样的信念,那么下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你的做法会与上次有什么不同?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以下的图形组织器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进行推广。首先,让学生在标有“情境一”的三角形中写出关于该情境的一些详细情况。其次,让他们在标有“情境二”的三角形中写下关于另一情境的一些详细情况。
让学生分析情境一的情况,从中提炼相关的观点、价值观、信念等,并把这些内容写在“情境一”三角形的周围。接着,转到“情境二”三角形,让学生考察这个情境的细节情况,并探询两种情境各自包含的观点、价值观和信念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来源 | 《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
转自:“思维智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