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梅兰芳蓄须》这样解读和设计学习活动|李竹平

2024/1/8 9:00:42  阅读:117 发布者:

《梅兰芳蓄须》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梅兰芳蓄须》是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从人文主题上看,在前两篇基础上,艺人梅兰芳的爱国行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从《古诗三首》认识的是古代的将士,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认识的是革命先辈、开国元勋周恩来,这篇文章中的梅兰芳是艺人,大家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来看,这篇文章是运用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习得的方法,尝试自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是可以迁移的。为了准确把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运用表格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本文中,要准确把握梅兰芳用来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其间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表格来梳理和进行语言组织。

梅兰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需要查阅或补充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其人其事。梅兰芳蓄须明志,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环境下,课文有很多直接交代,同时也需要再查阅或补充资料。

学生阅读过程中,需要查阅或补充哪些资料,是根据其阅读理解的需要确定的;对于梅兰芳的家国情怀,是要借助他的具体言行做法来感受的。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运用边读边批注的策略,前者可以在初读时思考批注,后者可以在内容梳理后再读批注。

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

1.自主学习识字词语,重点理解“沦陷、困顿、侵略、骚扰、不堪其扰、斩钉截铁、破绽”等词语。

2.迁移方法,借助表格梳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办法和其间遭遇的困难、危险,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借助资料和批注思考,结合梅兰芳的言行做法,感受他的爱国精神。

为了落实具体的学习目标,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板块一  自主阅读,学习字词,一度批注

谈话回顾前面两篇课文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导入课题,了解本文描写的人物,谈谈课题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疑问。

简介梅兰芳的生平资料,初识梅兰芳。(可以从梅兰芳的艺名“兰芳”入手,同时了解“旦角”的基本的京剧知识。)

根据任务要求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字词,认识生字,弄懂新词;默读思考,进行一度批注,主要批注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批注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和对写法的发现等。

交流新词理解情况和疑问,梳理需要查阅的资料(或者教师准备好补充的资料,有条件的让学生课堂上查阅资料)。

板块二  二度批注,借助表格,把握内容

阅读“导读”,明确学习任务。

回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讨论可以设计什么样的表格来帮助自己继续读课文,梳理信息,把握本课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根据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任务,找到信息,二度批注,填写表格。

日本人的行径

梅兰芳的拒绝办法

遭遇的困难和危险

根据表格,组织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写下来)。

板块三  三度批注,结合资料,感受气概

再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的选择和遭遇,在自己体会深刻的地方批注感受和想法。

结合课文内容和资料,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

出示丰子恺的感慨和评价——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板块四  阅读链接,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自读《难忘的一课》,运用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批注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的情感,并和大家交流。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