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如何判断单元的学习任务归属——以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为例

2024/1/8 9:00:10  阅读:13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丹阳花开 ,作者丹丹

上次教研听大师们研讨,刘老师的一段话警醒了我“怎样创设学习情境,首先要研究教材,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这一单元任务、学习任务群的归属。因为不同的学习任务群,他的学习创设情境是不一样的。”

是啊,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指出在教学实施时,教师要“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具体表述为:“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这段话就如何组织和实施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简单直接地说,就是要求教师要成为“学习任务设计师”。

特级教师李竹平说:“对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群基本归属作出科学判断,是教师在大单元理念下设计适切学习任务的指引和保障。”这与刘老师的话不谋而合。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归属呢?李竹平老师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八讲》中,提供了这样的方法。

一、细读六大学习任务群

教师要细读新课标中的三个层次六大学习任务群的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提示”板块。其中,“学习内容”明确具体学习任务群各学段学什么和用什么学。“教学提示”则分为主题情境提示、目标提示、方法提示和评价提示。

梳理如下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二、研读教材单元

教师要解读教材单元主题、内容、目标等,判断其主要属于哪个学习任务群。在这里李竹平老师提醒我们,不能将课文学习机械地与学习任务群进行对应。例如,把一篇课文中的学字识词部分对应为基础型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课文创作背景的介绍,视为发展型的“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把一篇文章的学习内容进行拆散。

这样的学习内容,远离了内容的“整合”思路,无法帮助学生建构有联系的、发展的学习体验,更不能聚焦重点学习目标的落实和相应的概念性理解。

我们需要把一个单元聚焦到一个学习任务群,其他涉及到的内容是为重点学习目标服务的,处于基础性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通过细读新课标中的三个层次六大学习任务群的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提示”板块,我们发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性学习任务群是融合在每一个学习单元中的,而“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是拓展性学习任务群,一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涉及教材的学习单元。那么,对于教材内的学习单元,我们要分辨它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还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的哪个学习任务群即可。

写到这里,又想起开学前进行结构化课堂中,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的蒋老师归属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根据文本类型和语文实践活动逆推,具体如下图。

我们可以把两位老师的方法放在一起,进行“验算”,我们的判断是否正 确。

第一、二、四、六、七单元应归属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一、四、七单元大部分老师没有异议,第二单元是个识字单元,应归属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还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呢?

回到我们刚才李竹平老师的提醒,将一个单元聚焦一个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性学习任务群,是涵盖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的。

同时,我们看第二单元教材,文本为朗朗上口的儿歌,课后习题多维朗读、背诵,照样子说一说,根据蒋老师的逆推法,我们将其归属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第六单元围绕“革命先辈”编排四篇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教学重点为“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符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学习内容的第一条,并且此内容在第二、三、四学段有延续、提升。

第三、八单元归属为“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单元是以“儿童生活”为主题,每篇课文都从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单元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第八单元的围绕“相处”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教学重点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讲故事”。

两个单元都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符合“实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学习内容的第一条: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学习用文明礼貌语言,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交流沟通。

第五单元则应归属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归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毋庸置疑。

不同的学习任务群,落实的教学目标不同,创设的学习情境也要有所不同。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它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学习任务主要可以设计为“介绍说明”作品、“复述方法或特点”表现、“实用性文体”作品等。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要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可以设计为“诵读”表现、“复述情节”表现、“创意表达”作品、“鉴赏品味”分享等类型的学习任务。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个任务群就应该以思辨思考,以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主来开展大单元教学。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任务群,哪种学习方法,关键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综合素养。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哈哈哈!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