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2024/1/8 8:56:40  阅读:10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 ,作者小彭老师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板块一 谈话导入

1.借用本单元所学课文主人公的家国情怀导入

2.引出课题。

3.阅读“略读导语”,明确阅读要求。

板块二 初读诗歌

1. 词语认读。

春光  太阳  清香  会场  满目琳琅

土炕  交响  脊梁  辉煌  展翅飞翔

理想  春光  太阳

1)自由读,发现特点

2)相机引导:全诗押αng韵。

3)齐读

2.分小组赛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音韵美。

3.如果把这首诗分成三个章节,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12小节:追忆以前

34小节:描绘现在

56小节:展望未来

板块三 追忆历史,细识“延安”

1.阅读第一小节。作者把我们追寻延安比作什么?

生:比作燕子追寻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问:为什么他们要追寻这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春光对燕子来说很重要,雨露和太阳对小树很重要。

生:这说明延安精神对我们很重要

2.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1)作者在追寻延安的什么?默读诗歌,圈出关键词句。

2)生交流: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3)结合预习单搜集的资料,分享四处地点背后的革命故事。体会每件事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完成同步练习相关习题。

4)小结: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3.齐读12小节

板块四 阅读3-4节,辨识“延安”

1.对比阅读。读诗歌,划句子:现在的和过去的延安。

1)聚焦事物: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家用电器满目琳琅。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窑洞,土炕。问:你体会到什么?

2)引入旧延安资料

在抗日张志和解放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3)所以,改变延安的是什么?这种精神改变了延安,还改变了什么?

2.齐读34小节

板块五 阅读5-6节,理解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1.补充资料: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女排三十年拼搏不息,94岁的张富清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感受延安精神在现代的意义。

2.齐读56小节

3.配乐朗读全诗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